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鼻源性脑脓肿诊疗分析(二)

2022.3.04

图4 术后头颅CT平扫


1646404502700917.png

注:颅脑术后改变,左侧额叶囊腔,与左侧脑室相通,考虑脑穿通畸形;脑室系统扩大,考虑脑积水。

图5 出院前头颅CT平扫


病例诊疗过程分析


本病例的一些特点:(1)患者为青少年,以头痛伴发热起病,查头颅CT可见颅内异常密度影,人院后在短时间内病情加重,复查CT提示脑疝;(2)本病例属于复合型疾病,感染灶面积大,程度深;(3)患者经手术治疗,虽然解除了脓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但脓细胞已侵犯脑实质,颅内感染已形成,仅靠手术无法彻底清除。术后如何进行抗感染治疗?患者术后处于昏迷状态,如何给予支持治疗及维持内环境稳定?如何减少术后并发症?


讨论


鼻源性脑脓肿常见于额叶,而顶叶和颞叶少见;可引起该疾病的病原菌包括厌氧菌、需氧和微需氧链球菌、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对于该类疾病的诊断,目前的辅助检查很多,如CT或MRI,而MRI对于脑脓肿的鉴别诊断灵敏度较高。CT和MRI上典型脑脓肿多表现为圆形脓肿,壁完整、光滑、均匀,增强脓肿壁可见强化,脓腔及脓肿周围水肿无强化。单纯的鼻窦炎本身的表现即可出现感冒症状,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很容易与脑部疾病相混淆,而且头痛、发热、恶心、意识改变等症状不具有特异性,仅靠这些症状识别脑脓肿并不可靠,因为仅有约20%的患者存在上述症状,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故对于有原发感染灶,尤其出现发热合并头痛等,经一般抗感染治疗症状不见好转的要及时考虑到脑脓肿可能,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作出判断,早期治疗。


目前脑脓肿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早期感染局限且程度较轻者,可能经过选用适当抗生素使病变得到控制。然而,脓肿一旦形成后,首选手术或引流结合长期抗生素治疗(通常4~8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早期皮质醇激素的使用,有文献表明在没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不推荐使用。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切除术、传统穿刺引流术、立体定向下穿刺引流术、神经导航引导下脓肿穿刺术、脑室镜辅助下脓肿抽吸术等,针对不同的病变特点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外科医师在给患者手术时要尽可能的清除脓肿(包括颅内及原发灶内),开放脓腔并彻底引流;去除原发灶可以避免细菌进一步蔓延。本例患者原发病为鼻窦炎,在第一次术中已充分暴露颅内及额窦区脓腔,以稀释碘伏、庆大霉素反复冲洗,并于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予鼻窦充分开放引流手术,这对于扭转患者的病情至关重要。


术后的抗感染治疗必不可少,首先可根据感染因素、病变部位等经验用药,且选用血.脑屏障透过率高的抗生素。针对不同的感染菌使用有效的抗生素,不同细菌产生的脓液特点不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脓液稠厚、黄色、无臭,常伴有转移性脓肿;大肠杆菌引起的脓液无臭味;厌氧菌感染会出现特殊恶臭味。在本例中患者脓液呈黄色、恶臭,经验性考虑革兰阴性菌和/或厌氧菌感染,在感染菌培养结果之前给予亚胺培南联合甲硝唑抗感染治疗,待培养结果出来后再行调整。抗生素在使用时要注意足量、足疗程,为避免感染复发或加重。


单纯的鼻窦炎手术术后不会出现意识障碍,但合并有脑脓肿手术时,部分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意识不清,此时术后的支持治疗便显得尤为重要。此类患者术后多数因为感染会出现长期的高热,使机体能量消耗增加,加上长期卧床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高龄患者还易形成褥疮、静脉血栓等。我们在处理此类患者时,术后常规予加强营养补充、电解质补充、气压治疗等,对于肺部感染严重者要及时给予气管切开处理。


综上所述,对于那些存在高危致病因素的患者在就诊时应积极向其告知相关可能,及早治疗原发病,防患于未然。对于存在高危原发病且合并头痛等症状的患者,临床医师在诊断时一定要考虑或注意排除脑脓肿形成的可能。对于形成脑脓肿的病因来源还有很多,如损伤性、耳源性、血源性等,尽管目前的抗菌药物和外科治疗方式在不断改进,病死率也在不断降低,但对于脑脓肿的治疗仍然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如何更好地治疗仍然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