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围术期低张液体容量治疗致婴儿低钠血症诱发术后惊厥...

2022.3.09

围术期低张液体容量治疗致婴儿低钠血症诱发术后惊厥诊疗分析


婴儿,男,出生后51 d,体重5.2 kg,拟行腹腔镜疝囊结扎术。术前体格检查未见异常,无中枢神经统疾病及精神病家族史。实验室检查各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术前2 h禁清液、3 h禁母乳。无术前用药。术前2 h静脉输注儿童电解质注射液(含0.225%钠离子和3.75%葡萄糖)100 ml。

 

入室后HR 126次/min,BP 71/40 mmHg(1 mmHg=0.133 kPa),SpO2 98%。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丙泊酚3 mg/kg、舒芬太尼0.1 μ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顺利置入1.5号喉罩,潮气量8 ml/kg,呼吸频率25~30次/min。吸入2.5%~3%七氟醚,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2~0.3 μg·kg-1·min-1维持麻醉。麻醉诱导后20 min时开始手术,手术历时70 min。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静脉输注钠钾葡萄糖注射液(含0.229%钠离子、0.06%钾离子和3.75%葡萄糖)100 ml。顺利拔除喉罩送至麻醉后恢复室,苏醒顺利,送回病房术后监护室。

 

术后监护室2 h内静脉输注儿童电解质注射液100 ml。输注完毕后110 min时出现烦躁、四肢肌张力增高和抽搐。立即经肛门灌注5%水合氯醛5 ml镇静,约5 min后惊厥停止。紧急进行血生化指标测定,血浆钠离子浓度为120 mmol/L、血浆氯离子浓度93 mmol/L、血浆钙离子浓度2.17 mmol/L、血糖10.5 mmol/L。初步诊断为急性低钠血症,10%氯化钠溶液10 ml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立即静脉输注,未再次发生惊厥。术后第1天,体格检查发现身体低垂部位水肿,少尿(惊厥发生后10 h内尿量约60 ml),静脉注射呋塞米5 mg利尿后好转。10%氯化钠溶液10 ml加入20ml生理盐水中继续静脉输注。复查血生化指标,血浆钠离子浓度为141 mmol/L,血浆氯离子浓度为108 mmol/L,停止对低钠血症的纠正。2 d后顺利出院。

 

讨论

 

低张液体应用和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是发生低钠血症的主要原因。静脉输注低张液体是医院获得性低钠血症最重要的原因。本例婴儿从术前禁食到惊厥发生的9 h内,静脉输注的300 ml液体均是低张液体。惊厥发生时血浆钠离子浓度为120 mmol/L。小儿围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2014版)指出,使用无糖等张平衡盐溶液对围术期的患儿是比较理想的,术中输液总量应包括生理所需的维持性输液量和补充性输液量(术前禁食的缺失量和手术创伤带来的体液丢失量)。研究表明,血浆钠离子浓度低于130 mmol/L可以引起神经元水肿。当血浆钠离子浓度快速下降低于125 mmol/L时,可出现低钠血症的临床症状。低钠血症临床症状轻者可有恶心、呕吐、意识模糊,重者可导致惊厥、呼吸骤停,甚至死亡。未对本例婴儿尿液进行化验,无法判断是否发生ADH分泌异常。通常情况下,患儿术后血浆ADH浓度都会升高。本例婴儿惊厥发生后有水肿和少尿的症状出现,提示可能与ADH分泌异常有关。

 

儿童是低钠血症的高危人群,而术后是急性低钠血症的高发时间段。术后低钠血症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与术后常见不良反应相似,容易导致诊断上的困难。围术期避免使用低张液体和减少ADH的过度分泌可预防患儿围术期低钠血症的发生。研究证实,与低张液体相比,应用等张力液体(生理盐水)可明显降低患儿围术期低钠血症的发生几率,提倡围术期使用等张力液体,尤其是当血浆钠离子浓度浓度低于138 mmol/L时。麻醉医生应根据患儿的生化指标,术中失血、失液量的多少去选择液体的种类。综合考虑患儿基本生理需要量、术前容量状态,以及术中液体的丢失量,估算患儿术中所需的输液量;及时根据体液丢失的快慢,并以血压做参考,调控输液速率。麻醉医生不仅要控制好术中输液量,还应预防术后不良反应,因为术后低血容量、疼痛、恶心和呕吐是ADH分泌的非张力性刺激因素。

 

本例患儿发生惊厥后,及时给予抗惊厥药物治疗及相应的对症处理,根据血浆钠离子浓度纠正低钠血症。有研究认为,钠离子纠正速度每天不要超过8 mmol/L,以避免过度纠正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张力性脱髓鞘,3%氯化钠溶液治疗有症状的低钠血症是安全有效的。本例患儿的血浆钠离子浓度在9 h内提升了21 mmol/L,虽然没有发现神经系统并发症,但治疗过程中低钠血症纠正速度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婴儿围术期容量治疗应选择合适的液体种类,控制好输液量及输液速率,避免使用大量低张液体,静脉输注等张液体以及减少围术期导致ADH分泌的多种刺激因素可预防低钠血症。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