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繁茂型牙骨质-骨结构不良病例报告-1

2022.1.01

牙骨质-骨结构不良(cemento-osseous dysplasia,COD)是一种非肿瘤性病变,发生于颌骨含牙区域,一般无症状,仅在患者行X线片检查时偶然发现,偶可见颌骨无痛性膨胀。病灶区伴有感染时,可出现溢脓、肿胀、疼痛等炎症性反应,也可产生死骨。头颈部骨纤维病变首次报道于1938年,多年来对于这一疾病的分类仍较有争议。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WHO头颈部肿瘤分类》将这种发生于颌骨承牙区域的非肿瘤性骨纤维病变命名为“牙骨质-骨结构不良(COD)”。

 

基于该病发病部位、发病数量及影像学表现等临床特征,COD可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局灶型牙骨质-骨结构不良(focal cemento-osseous dysplasia,FCOD),根尖周牙骨质-骨结构不良(periapical cemento-osseous dysplasia,PCOD)和繁茂型牙骨质-骨结构不良(FLCOD)。FCOD呈单发性,可发生在颌骨的任何部位,但以下颌后部居多。FCOD的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出现,此前多误诊为骨化纤维瘤。

 

PCOD主要累及下颌前牙区,多个病灶常相互融合并形成包裹数个牙根根尖的线性透亮影。FLCOD则呈现多灶性受累,不局限于下颌前牙区,常常具有显著的双侧发病倾向,甚至4个象限同时发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近期收治了2例繁茂型牙骨质-骨结构不良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1

 

患者女性,34岁。主诉:右上后牙反复流脓1个月。现病史:右上后牙1个月前出现肿胀、疼痛,患者曾于外院行右上后牙区脓肿切开排脓引流术,未见好转。专科体格检查:右上第一磨牙远中龋坏,腭侧可见一6.0mm×6.0mm×0.5mm的窦道,按压有黄色脓液流出;右上第二磨牙牙合面充填体。

 

根尖片(图1A)示右上第一、第二磨牙根尖局部高密度影,牙周膜模糊不清。锥形束CT(CBCT)示上颌骨多发性团块状致密影,包绕以菲薄透射影,右上颌骨区病灶周围透亮区域较左侧增宽(图2A);右上第二磨牙根管钙化不清,根管口高密度影,牙周膜模糊不清(图2B);下颌骨内相似高密度影像(图2C)。

 1.png

临床诊断:右上第二磨牙根尖脓肿。于外院治疗1个月无明显好转,随后拔除右上第二磨牙。拔牙时见牙齿与周围部分骨质紧密粘连,同时脱位。拔牙3个月后,患者因腭侧窦道反复出现,右侧面颊部肿胀而再次就诊。专科体格检查:右上第二磨牙拔牙创未愈合,腭侧瘘管,有黄白色脓液溢出。CBCT示右上第二磨牙根尖区低密度影范围较拔牙前扩大(图2D),拔牙窝内可见残余骨片,未见成骨愈合(图2E),拔牙窝根尖区低密度影范围较拔牙前大(图2F)。

 2.png

曲面断层片(图1B)示:右上后牙区根尖区牙周膜不清,第二前磨牙根充影像;全牙列根尖区高密度影,与牙根及周围牙槽骨无明显边界。最终诊断:右上后牙区牙骨质发育不良。治疗:右上第二前磨牙行一次性根管充填术,并于术后2周行“右上颌骨良性病变切除术+右上第一、第三磨牙拔除术+右上第二前磨牙根尖切除术及倒充填术”。术中拔除右上颌第一磨牙后可见粘连的牙骨质与牙槽骨,拔牙窝内有脓液;上颌第三磨牙根尖区膨大(图3)。

 3.png

术中送拔牙窝内部分软组织进行冰冻切片检查,见破碎牙槽骨外一纤维团块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并可见复层鳞状上皮。大体观(图4):送检物为牙及灰黄色骨样肿物,肿物包绕牙根,与牙根融合无明显界限,肿物与牙根总体积约为1.5cm×1.3cm×1.2cm。术后常规病理(图5):软组织切片中见纤维组织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大量红细胞,骨质被纤维组织取代,部分区域可见复层鳞状上皮交织成网状;硬组织切片中见牙根尖部牙骨质增生,与下方牙槽骨连续,边界不清,牙骨质增生区可见大量成牙骨质细胞。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