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多发子宫肌瘤并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病例分析

2022.1.02

病例女,47岁,子宫肌瘤4年,外院复查发现盆腔肿物入我院治疗。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右侧附件区触及大小约6cm×5cm×5cm肿物,表面光滑,质韧,活动可。外院超声检查:子宫浆膜面外多发实性低回声占位,大者位于左侧,大小约13.4cm×7.5cm,边界清,形态不规则,与肌层关系密切,子宫肌壁间可见多发低回声结节。

 

CT检查:子宫两侧壁可见不规则等低密度肿物影,右侧大小约7cm×4cm×6cm,左侧大小约18cm×6cm×7cm,边缘分叶,病变呈匍匐状生长扇形包绕子宫,增强扫描低密度成分未见强化,部分呈囊性改变,实性成分可见结节状及片絮状强化,强化方式为渐进性持续性,平扫CT值为35.2HU,动脉期CT值为44.9HU,静脉期CT值为62.1HU,病变周边多发迂曲血管影。子宫肌层另可见多发圆形稍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图1~4)。术中发现肿物位于子宫及双侧阔韧带,遂行切除术,血管断面可见串状肿瘤细胞。术后病理: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leiomyomatosis,IVL),多发性平滑肌瘤(图5)。

 1626339126802689.png

1626339141802244.png

图1平扫可见子宫侧壁不规则囊实性肿物影,囊性成分为主,呈沼泽湿地征改变(箭头)。图2增强扫描肿物囊性成分无强化,实性成分呈片絮状结节状强化,周围可见迂曲血管影(箭头)。图3斜矢状位显示子宫侧壁不规则肿物,呈匍匐状生长扇形包绕子宫(箭头)。图4斜冠状位显示子宫侧壁肿物与子宫宽基底相连(箭头)。图5肿物由平滑肌细胞及血管组成(HE)。

 

讨论

 

IVL是罕见的特殊类型的平滑肌瘤,指平滑肌细胞沿子宫内外静脉生长,组织学上表现为良性,但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目前国内外报道多见于个案或病例分析。IVL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好发于生育期及围绝经期女性,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病理起源有两种学说:①静脉本身的平滑肌组织;②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侵入血管。目前第二种学说被广泛接受,学者研究发现IVL患者雌孕激素受体明显增多,术后激素水平降至正常,且大多数患者有子宫肌瘤病史,提示IVL起源于子宫肌瘤而不是静脉平滑肌组织。本例患者患有子宫肌瘤多年,随访时发现肿物,且与子宫关系密切,雌孕激素受体阳性,支持第二种学说。

 

典型IVL的CT表现为子宫及宫旁不规则等低密度肿块影,肿物内及周围多发迂曲扩张的血管,可沿静脉系统到达髂静脉、下腔静脉及右心房,可见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持续性强化,与肌瘤强化程度相似,病变整体类似于沼泽湿地征改变,即囊状或不定形变性区内见结节状实性区域。超声是本病的另一主要检查手段,子宫IVL的典型声像图特征为宫旁混杂回声肿物,形态多不规整,呈漩涡样改变,肿物内可见裂隙样血管穿行,常与浆膜下肌瘤并发。

 

本例病变表现为等低密度肿物,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持续性强化,考虑为肌瘤变性所致。病变沿脉管延伸,宫旁可见多发迂曲血管,与文献报道相符。病变局限于宫旁,静脉系统未见肿瘤细胞是本例误诊的主要原因。IVL主要与位于子宫附近的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和卵巢来源肿瘤相鉴别。平滑肌瘤多与IVL同时发生,边缘光滑,分叶少见,病变较大时难以鉴别,但不沿血管生长,盆腔迂曲增粗血管少见。

 

平滑肌肉瘤为恶性肿瘤,可有腹痛、出血等临床症状,病变易侵及血管和邻近组织,MRI检查(DWI序列、ADC图等)可帮助鉴别。卵巢来源囊实性肿物通常呈团块状外观,边缘模糊,伴有明显盆腔积液,当MRI或超声检查发现正常卵巢时,与其鉴别简单。局限于宫旁的IVL影像学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当患者有子宫肌瘤病史,子宫两侧出现不规则肿物沿血管系统延伸,盆腔多发迂曲增粗血管时,应考虑到IVL的可能。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