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腮腺上皮-肌上皮癌病例分析

2022.1.08

上皮-肌上皮癌(epithelial-myoepithelial carcinoma,EM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主要起源于唾液腺,约占所有唾液腺肿瘤的1%。由于EMC的发病率较低,因此,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国内外对于该病种多是以小型研究报道或个案报道为主,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无特别的进展性研究。本文就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EMC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诊疗要点,分享相关临床经验。

 

1.病历资料

 

患者女,80岁。患者发现右侧耳后包块10余年,约葡萄大小,触之不痛,未行特殊治疗。自2018年10月以来自觉包块逐渐增大,遂入本院就诊。查体:右侧腮腺区膨大,后下方可触及一约3cm×3cm包块,质地中等,可活动,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口唇正常,伸舌无偏斜,张口度及口型无明显改变,面部感觉无异常。口内黏膜及双侧腮腺导管口未见异常分泌物。

 

B超示:右侧腮腺形态不规则,体积明显增大,最大时厚约2.8cm;于右侧腮腺下端实质中发现一约2.9cm×2.3cm×2.2cm混合回声,边界较清晰,形态不规则,局部边缘不规则,实性回声不均质,可见点条状强回声,无回声区内透声差。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示混合回声区内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余实质回声尚均匀。计算机断层扫描(CT)示:右侧腮腺较对侧增大,浅叶下端见结节状密度增高影,大小约2.7cm×2.6cm,CT值约为23HU,密度不均匀,且可见点状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图1)。

 1.png

为了明确包块性质及进一步治疗,遂于2018年11月2日行右侧腮腺包块及浅叶切除术。术中,于右侧腮腺后下端见一大小约3cm×3cm包块,中等质地,边界不清晰,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粘连,病变侵犯腮腺浅叶及后深叶,面神经下颌支被肿瘤样变完全包裹;术中分离面神经,扩大切除包块及浅深两叶腮腺组织。术中冰冻病理提示恶性肿瘤,遂将受侵面神经一并切除。术后病理提示右侧腮腺EM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34βE12内层细胞(+),p63外层细胞(+),Ki-67(+,10%~40%)(图2)。术后行局部放疗(DT=50Gy/25f,2Gy/f)。放疗顺利结束后出院,治疗后6个月复查未见复发和转移。

 2.png

2.讨论

 

EMC于1972年由Donath等首次报道,1991年被添加至第二版世界卫生组织唾液腺肿瘤分类中,其既往又被称为恶性肌上皮瘤、肌上皮癌、腺肌上皮瘤、透明细胞腺瘤、管状实性腺瘤等。有研究发现,EMC的发病率较低,但是此种肿瘤可能被低估,并不像报道得那样罕见。

 

EMC好发于腮腺组织,少数发生于小唾液腺,亦发生于舌、肺、乳腺、鼻腔、盲肠旁系膜,且无明显年龄和性别差异。EMC的恶性程度较低,渐进性生长的包块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肿瘤可突然迅速生长,侵犯周围正常组织并引起麻木、疼痛或面瘫等症状;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低,但易发生血行转移。研究显示,部分高级别转化(肿瘤坏死、有丝分裂活性升高和细胞形态不典型)的病例易复发、淋巴结受累和发生远处转移。

 

Skálová等认为新发透明细胞肌上皮癌与尤文肉瘤断裂点区域1(Ewing sarcoma break point region 1,EWSR1)基因重排有关,大多数唾液腺的EWSR1重排预示较差的临床表现。EMC主要由肌上皮细胞组成,除了原发性肿瘤,也可由良性腺瘤转化而来。有研究分析了EMC与多形性腺瘤的基因特征,认为在形态和分子水平,即在PLAG1和HMGA2水平,高达80%的EMC来自多形性腺瘤,揭示了两者之间的潜在联系。

 

EMC的组织学特点:①肿瘤细胞呈梭形、浆细胞样、上皮样或透明细胞样等,可伴黏液样和(或)透明样细胞胞外基质;②细胞核异型性明显,分裂相较多;③同一肿瘤中可存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也可以一种细胞为主,含有的肌上皮细胞成分越多,其恶性程度越低;④肿瘤细胞排列成片状、岛状或条索状,边缘常呈花边样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相互连接,形成网状结构,其内间质较疏松,富含血管。肿瘤中可见黏液样区或鳞化,也可见坏死;⑤肿瘤细胞表达肌上皮细胞标志物,免疫组化技术有助于确定其肌上皮特性,如S-100蛋白、细胞角蛋白、肌动蛋白以及较新的波形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Calponin等,通过有丝分裂计数和Ki-67标记指数亦有助于EMC的确诊。

 

由于EMC的发病率极低,因此可借鉴的治疗经验较少,相关研究也缺乏大宗数据支持。大多数报道强调其诊断和病理学,涉及其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少。手术为其首选治疗方案,务求彻底。若瘤体较小且远离面神经,可考虑切除原发灶并保留面神经;若肿瘤已侵犯面神经,或是复发性肿瘤,应于行根治术的同时切除面神经。EMC的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原则上仅需行治疗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而不必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但应特别注意清扫腮腺及副腮腺周围的淋巴结;若肿瘤侵犯广泛,也可根据情况考虑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由于EMC的血行转移率较高,且易发生远处转移,因此,必须进行肝CT、肺CT、骨扫描或全身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等其他器官的检查。术后化疗可能有利于防治血行转移,有学者推荐行环磷酰胺+顺铂+多柔比星(CTX+DDP+ADM)/氮烯咪胺(DTIC)方案,具有较高的缓解率。放疗的效果褒贬不一,传统观念认为此肿瘤对放疗并不敏感,但亦有关于探索性放疗具有一定疗效的报道。

 

有文献报道,乳腺EMC可通过手术(大范围局部切除/乳房切除术加局部淋巴结切除)和放疗防止复发。Kabarriti等报道1例上肢EMC患者通过行新辅助放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虽然EMC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高,但易远期复发,应注意随访。本例患者的腮腺EMC已侵及面神经,遂进行了右侧腮腺包块及浅叶+面神经切除术,CT及术中均未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遂未行颈淋巴结清扫术;考虑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为了避免复发,遂于术后行局部放疗。EMC属于罕见疾病,目前还未形成完整的治疗体系,临床上对其治疗经验相对欠缺。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其诊断准确率不断提高,期望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并期望其在今后的科研和临床领域不断完善。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