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成人幕上多发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病例分析

2022.2.18

中枢神经系统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是一组临床非常少见的恶性颅内肿瘤,在儿童颅内肿瘤中仅占2.5%~6%,发生于成人的更为少见约占0.5%,无明显性别差异,呈浸润性生长,易沿脑脊液循环播散和转移,具有恶性度高、侵袭性强、误诊率高、预后差等特点。近年对PNET的报道逐渐增多,但成人幕上多发PNET尚未见到详细报道,因此对其认识较少,易误诊、延误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重庆市肿瘤医院2015年3月收治的1例成人幕上多发PNE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

 

患者男性,21岁。以“头痛、头晕1个月余,伴复视、肢体无力半个月”于2015年3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头晕、恶心、呕吐,头痛逐渐加重,半个月后出现复视、左侧肢体无力、麻木、行走不稳。入院初步诊断为“颅内多发性占位病变,寄生虫?胶质瘤病?转移瘤?”。

 

头颅MRI检查:幕上多发占位病变(图1),左侧额叶、颞叶及胼胝体区域、左枕叶可见多发异常占位性病灶,T1WI呈等低高混杂信号影,T2WI呈等高混杂信号影,边界较模糊,其中额叶病变T1WI见较大的片块状高信号影,似见液平面;病灶最大者约为5.3 cm×4.5 cm,病灶占位效应明显,中线结构向右侧偏移,左侧脑室及左额叶脑实质受压改变;增强扫描病灶明显不均匀环形及不规则强化改变,脑膜强化明显。患者在全麻下行左额叶占位病变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囊性部份内含褐色液体考虑有陈旧性出血,实性部份位于左额叶深面,灰红色,质软,部分呈胶冻状,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血供极其丰富;病变深达侧脑室前角、胼质体,显微镜下分块大部份切除病变。术后患者接受放疗治疗,因其自身原因未行化疗治疗。术后定期复诊及随访。术后病理学检查:胚胎性肿瘤,符合PNET(图2)。

 

图1  术前头颅MRI平扫+增强

 

图2  PNET术后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HE染色,×100)。颅内胚胎性肿瘤,符合PNET(中枢神经系统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免疫组化:GFAP局灶(+);EMA(-);CK(-);CK低(-);CgA(-);Syn局灶(+);LCA(-);CD34血管内皮(+);CD56(++);Vim(+);Ki-67(+)40%;Olig-2少数(+);Calponin(-);CD163(-);P53(+)80%;S-100(-);MGMT(+);CD99(+);Bcl-2(+);TOPOⅡ耐药基因蛋白(+)20%;SMA(-);Myogenin(-);NSE局灶(+);CD57小灶(+);Fli-l(-);Nestin(+);Desmin(-);TIF1(-);HMB45(-)

 

免疫组化检查:GFAP局灶(+);Syn局灶(+);CD34血管内皮(+);CD56(++);Vim(+);Ki-67(+)40%;Olig-2少数(+);P53(+)80%;MGMT(+);CD99(+);Bcl-2(+);TOPOⅡ耐药基因蛋白(+)20%;NSE局灶(+);CD57小灶(+);Nestin(+);均阳性。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头颅MRI(图3),并进行头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患者术后4个月时出现头痛、肢体抽搐,复查头颅MRI示病情进展(图4),给予头部钴60放射治疗。术后8个月时再次出现头痛、肢体抽搐、胡言乱语,复查头颅MRI示病情进展(图5),患者未行化疗及其他治疗。术后9个月死亡。

 

图3  术后1个月头颅MRI平扫+增强

 

图4  术后4个月头颅MRI平扫+增强

 

图5  术后8个月头颅MRI平扫+增强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