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颅脑外伤后脑膜中动脉假性动脉瘤病例报告

2022.1.30

患者男,77岁,于2017年9月4日行走时遭电动自行车撞倒,具体过程不祥。患者刚受伤时,可见头部左侧顶部头皮血肿及头皮擦伤,意识清楚,无恶心、呕吐,四肢活动自如,随后出现意识障碍,20min内进展至呼之不应。约伤后1h就诊于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

 

急诊体格检查:昏迷,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6分,左侧、右侧瞳孔直径分别为1、3mm,对光反射均消失。急诊行头部CT检查,提示“左侧颞叶血肿”(图1)。因血肿位于左侧颞叶区,考虑可能合并动脉瘤,遂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见左侧颅骨下动脉瘤样结构,骨窗见该结构邻近骨折线,重组血管后见与左侧脑膜中动脉相连,考虑左侧脑膜中动脉假性动脉瘤(图2~5)。

 1573718293917308.png

1573718312798001.png

1573718334646261.png

图1患者伤后1h的CT平扫,示左颞叶血肿;图2患者伤后3h的CT血管成像轴面,示血肿前外侧、骨板下假性动脉瘤(箭头所示);图3CT血管成像三维重组后的右前斜位像,示假性动脉瘤起自脑膜中动脉;图4CT血管成像的骨窗像,示假性动脉瘤与颅骨骨折处邻近;图5CT血管成像和骨窗融合像,显示假性动脉瘤起自脑膜中动脉

 

收入神经外科病房时,患者昏迷,GCS评分4分。患者合并有哮喘和高血压。体格检查:体温36.0℃,脉搏123次/min,呼吸浅快,频率30次/min,血压152/102mmHg,双侧鼻道、外耳道未见流血,双侧眼睑无青紫,左侧瞳孔直径5mm,对光反射消失,右侧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射消失,颈项强直(+),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入院后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为挽救生命,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术中见左侧颞部颅骨骨折,剪开硬膜后有鲜红色血液涌出,掀起硬膜见脑膜中动脉向硬膜下出血,予以电灼脑膜中动脉可止血。术中还发现颅底骨折导致了岩上窦破裂,止血困难。因病情危重,术后36h,患者出现心率进行性下降,复苏无效,宣布临床死亡。

 

讨论

 

脑膜中动脉瘤(aneurysms of middle meninge alartery,AMMA)很罕见,无论是真性还是假性AMMA,国内外均少有报道。本例CT平扫显示侧裂区血肿,遂行CTA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颅内动脉瘤,见一动脉瘤样结构通过细小通道与脑膜中动脉相连,因该病变与颅骨骨折线相邻,考虑为脑膜中动脉因骨折损伤出现破口形成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为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破口流出而被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从而形成动脉瘤样结构,瘤壁无动脉壁结构。

 

本例未行脑血管造影检查,仅凭CTA并不能完全肯定所见动脉瘤样结构的血流来自脑膜中动脉,理论上其有可能起自脑膜中动脉的颅内吻合支。Bruneau等于2002年和Hedjoudje等于2017年对AMMA的相关文献及非外伤性AMMA的文献进行总结,国内亦间断有报道。

 

在Bruneau和Hedjoudje的基础上,笔者再次对AMMA相关文献进行更全面总结。通过在MEDLINE(PubMed)利用“(aneurysms)AND(middle meningeal artery)”不限定条件进行相关文献检索,筛选出未被Bruneau等和Hedjoudje等引用的文献12篇,共76例AMMA。AMMA病因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两大类,76例中,外伤性AMMA46例(60.5%),包括外伤后动静脉瘘11例。非外伤性AMMA30例(39.5%),包括烟雾病5例,脑膜瘤、动静脉畸形、Paget's病、血管瘤各3例,高血压2例,颅骨转移瘤、同侧颈内动脉闭塞、同侧大脑后动脉闭塞、2型神经纤维瘤病、慢性心力衰竭、开颅术后(还纳骨瓣后其边缘形成AMMA)各1例,5例未找到可疑病因。

 

对于外伤性AMMA,骨折可导致脑膜中动脉血管壁损伤。Hassler于1962年的研究发现,脑膜中动脉在过棘孔后,结构发生改变,常有中膜缺陷,尤其在分叉处。因而,血流动力学因素可能导致AMMA。AMMA的非外伤性原因中,烟雾病、动静脉瘘、动静脉畸形、颅内血管闭塞、脑膜瘤对血供的异常需求均会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46例外伤性AMMA中,11例合并外伤性动静脉瘘,支持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诱发AMMA。

 

本例假性AMMA为外伤性,在外伤后短期出现,考虑为骨折导致脑膜中动脉血管壁损伤,与血流动力学因素无关。AMMA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出血性和非出血性,有文献报道76例AMMA患者中,出血性表现59例(硬膜外血肿26例,硬膜外+硬膜下血肿2例,硬膜下血肿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10例,脑室内血肿3例),非出血性表现15例,出血部位不详2例。出血性表现中,硬膜外血肿最常见。非出血性表现包括头痛、癫痫发作等。可见,对于有严重颅脑外伤史的侧裂区血肿,除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外,还需考虑AMMA。

 

与AMMA相关的外伤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延迟时间一般是3~30d,最长是1年。由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威胁很大,其预后较急性硬膜外血肿差,因此Kinoshita等建议,对于保守治疗的硬膜外血肿,应行CTA或MR血管成像检查以排除假性AMMA。本例假性AMMA表现为侧裂内血肿,较为少见。若未行CTA检查,因该位置血肿最常见于大脑中动脉瘤破裂,故外科医师只能在术中沿大脑中动脉探查寻找动脉瘤,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当存在一个较大颅内血肿的情况下,进行CTA检查可能会贻误治疗时机,遇到类似情况时,医师需根据具体情况抉择。

 

本例完成CT平扫时尚无脑疝征象,遂行CTA进一步评估,导致手术开始时间推迟,是本例患者处理的不足之处。由于术中还发现颅底骨折导致岩上窦破裂出血,致术中止血困难,故其预后差,主要原因考虑为原发损伤重及术中失血量大。AMMA发病率低,其自然史尚不清楚。有报道重复造影显示AMMA进展性增大。Bruneau等认为,AMMA可自行增大并随时破裂,因此发现后应尽快予以治疗。但也有报道1例未破裂AMMA在未予以任何处理的情况下自行消失,提示未破裂AMMA接受保守治疗也有可能痊愈。AMMA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手术既能切除或闭塞AMMA,又能清除其破裂造成的血肿。而对于未破裂AMMA,介入治疗亦可获得成功。

 

有报道对破裂AMMA,应用介入治疗效果良好。本例假性AMMA术中破裂出血,给予电灼脑膜中动脉近端即可止血。术中剪开硬膜后,见鲜红色血液自硬膜下腔涌出,如术前未发现AMMA,则外科医师很可能首先考虑大脑皮质动脉损伤,进而探查脑表面,从而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及出血增多。AMMA的治疗难度和风险相对较低,尤其是手术治疗,因此应对患者给予积极治疗。

 

总之,AMMA发病率低,最常见原因为颅脑外伤;另外,血流动力学因素也可能导致脑膜中动脉上形成动脉瘤,包括烟雾病、动静脉瘘、动静脉畸形、颅内血管闭塞、脑膜瘤供血等。AMMA最常见的表现是硬膜外血肿,可以解释部分外伤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发生,也可以发生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未破裂的AMMA可导致头痛、癫痫发作等症状。除非载瘤脑膜中动脉对颅内有供血,否则,应对AMMA进行治疗,开颅手术和介入手术均是可行的治疗手段。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