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布鲁氏菌颈椎炎致四肢瘫病例分析

2022.1.0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进行性四肢无力、排便困难持续3d。病程体温37.0~37.6℃波动,全身多个关节无疼痛。体检:颈椎、棘间突、椎旁压痛阳性。颈部屈曲、伸展、旋转明显受限。双上肢(左/右)肌力:三角肌(1级/1级),肱二头肌(0级/0级),肱三头肌组(0级/0级),腕屈肌组(0级/0级),腕伸肌组(0级/0级),手指屈伸肌(0级/0级)。双下肢(左/右)肌力:髂腰肌组(0级/0级)、股四头肌(0级/0级)、胫前肌(0级/0级)、小腿三头肌(0级/0级)、足背伸肌组(0级/0级)、足底屈肌组(0级/0级)。躯干感觉从胸骨角平面开始减退,上肢皮肤从肩关节平面开始减少。双侧膝关节和跟腱反射阴性。巴氏征阴性,鞍区感觉消失,肛门反射消失,附睾反射消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2×109/L,中性粒细胞60.3%,红细胞4.11×1012/L,血红蛋白118g/L,血小板260×109/L,谷丙转氨酶40U/L,谷草转氨酶28U/L,白蛋白35.9g/L,葡萄糖7.27mmol/L,C-反应蛋白94.72mg/L,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核抗体,HLA-B27阴性,T-spot阴性。颈椎MRI(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7月18日)提示C4椎体楔形变性伴骨髓水肿,周围软组织肿胀,相应节段颈髓受压变性(图1a-1l)。


图1.png


入院后进一步详细病史查询:患者生于贵州省,20岁外出打工,近7年无牛羊直接接触史,无药物滥用史,无吸烟史、饮酒史。家人常年从事牛羊养殖,表哥之前有布鲁氏菌感染史,患者回忆近期吃了未煮熟的猪肉。该患者急诊行Ⅰ期颈椎前路减压+脓肿引流。术中取颈部脓肿和分泌物的培养和病理结果提示:马耳他布鲁氏菌;绵羊繁殖布鲁氏菌。结合症状,考虑到四肢瘫痪与颈椎占位髓外受压有关,诊断为布鲁氏菌颈椎炎。确诊后给予三联抗生素(强力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术中C3椎间隙和C4上缘破坏严重,C4上缘有大量肉芽肿组织,部分髓核向后突出,压迫硬脑膜并流出灰白色脓肿。后续病理检查显示C3,4髓核组织、死骨组织和少量炎症组织。术后继续抗布鲁氏菌治疗,监测体温、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患者体温趋于正常,上肢肌力(左/右):三角肌(4级/2级),肱二头肌(4级/2级),肱三头肌组(4级/2级),腕屈肌组(4级/2级),腕伸肌组(4级/2级),手指屈伸肌(4级/2级)。双下肢肌力正常。治疗半个月后颈椎MRI(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8月5日):椎体感染灶、脓肿均较前减少(图1m-1t)。后Ⅱ期行“C4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病灶清创+左侧髂骨植骨”。术中发现C3和C4之间无明显的脓性渗出。之后,继续目前的治疗计划。患者恢复行走,术后12d出院(图1u-1x)。出院时告知患者半个月后复查肝肾功能和布鲁氏菌凝集试验,布鲁氏菌凝集试验阴性后继续使用抗布鲁氏菌2周。术后1年随访显示四肢肌力Ⅳ级,偶见双上肢轻度麻木,无不适。


讨论


布鲁氏菌病,又称地中海热,是一种由布鲁氏菌病引起的动物源传染病。其临床特征包括长期发热、肌肉痛、关节痛、多汗、肝脾肿大和淋巴结肿大。我国的主要病区是西北、东北、青藏高原和内蒙古。主要传染源是羊、牛和猪,通过受损的皮肤黏膜、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播。布鲁氏菌颈椎炎是一种由颈椎布鲁氏菌病引起的感染性脊柱炎。这在临床上是非常罕见的。其病理改变易破坏椎间盘和椎体,引起脊柱失稳。该病的炎性肉芽组织和脓肿可进一步压迫脊髓和神经硬膜囊,严重者甚至导致瘫痪,可能导致终生残疾。由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典型的波动热很少见,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更容易导致误诊和延误治疗。布鲁氏菌脊柱炎,最先由Kulowski和Vinke描述,被认为是布鲁氏菌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这是一种由布鲁氏菌病引起的动物源传染病。它可以导致全身受损,最常见的是肌肉骨骼系统。布鲁氏菌病脊柱炎占布鲁氏菌病的2%~53%,主要发生在腰椎,尤其是L4和L5,其次是胸腰椎,很少累及颈椎。患者出生在中国西南地区,主要从事畜牧业,职业暴露风险较高。虽然患者没有直接接触牛羊的病史,但其兄弟以牛羊为生,且家族内有布鲁氏菌感染史。患者最近有进食未煮熟猪肉的病史。这表明患者感染布鲁氏菌的风险很高,可能导致四肢瘫痪。(1)诊断与鉴别诊断:孟加拉玫瑰平板试验和血清凝集试验均为阳性。布鲁氏菌感染是通过实验室试管凝集试验大于1/160和血培养中的药剂生长来诊断的。不可否认,布鲁氏菌血清学检测和细菌培养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差能。它是一种生长缓慢的微生物,在琼脂培养基中培养需要很长时间。MRI的诊断价值不容忽视,C3和C4椎体在T1加权序列上可观察到低信号改变,在T2加权序列和STIR序列上可观察到高信号改变。硬膜外脓肿形成,颅尾长度为3.5cm。继发于硬膜外脓肿的椎管直径减小和脊髓受压最小。因此,MRI结合血清学检查、术中细菌培养和组织培养对颈椎布鲁氏菌脊柱炎作出诊断。


引起脓肿形成的细菌或病毒通常包括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和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其中,结核性脊柱炎常与布鲁氏脊柱炎相混淆。布鲁氏菌脊柱炎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因其表现与结核性脊柱炎相似,缺乏特异性,常导致误诊。至于如何区分它们,除了实验室检查外,MRI也被广泛使用。据报道,MRI上脓肿的边缘强化提示为结核性脊柱炎。脓肿壁薄而光滑的强化和清晰的椎旁异常信号提示结核性脊柱炎。脓肿壁厚而不规则强化,椎旁信号不清,提示化脓性脊柱炎。在结核性脊柱炎中,椎间盘间隙变窄的发生率更高。结核性脊柱炎的椎旁肿块通常比布鲁氏脊柱炎的椎旁肿块大。(2)治疗方案的选择:确诊后开始使用强力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三联用药,经Ⅱ期手术后恢复活动能力。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和手术干预。


目前,抗生素治疗的剂量和时间仍存在较大争议,采用强力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常规药物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仍未缓解者1例,难以吸收的椎旁或腰大肌脓肿2例,椎管内脓肿或炎性肉芽肿3例,椎体大面积破坏或病理性骨折4例,脊髓或马尾神经根受压5例。此例颈髓受压症状明显,肢体肌力下降,出现交感神经功能障碍。为缓解颈髓受压症状,需行椎管减压术。笔者认为,通过有效的清创、充分引流、病灶清除和牢固融合,手术治疗可以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布鲁氏菌病颈椎炎虽然少见,但由于其侵犯椎间盘和椎体,易引起腰椎滑脱,进而引起颈椎不稳,同时该病的炎性肉芽组织和脓肿可压迫脊髓和神经硬膜囊,严重者可致瘫痪,甚至可造成患者终生残疾,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切勿误诊或漏诊。详细的病史,结合实验室相关检查和MRI检查结果,诊断并不困难。治疗成功的关键是选择敏感有效的抗生素,有些患者需要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联合手术。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