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恒牙迟萌的咬合重建病例报告

2022.2.23

牙齿萌出是牙胚、牙槽骨以及诸多细胞及其分子相互作用、复杂有序的生理过程。遗传、全身或局部原因均可造成牙齿萌出异常。牙齿迟萌(DTE)的临床表现具有复杂性和较强的个体差异,如果发现和处置不及时会出现不可逆的牙颌畸形,尤其对青少年患者的美观、咀嚼功能、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危害。迟萌患者的临床治疗多采用正畸治疗、覆盖义齿或固定修复,修复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本文通过报告1例多数恒牙迟萌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进行讨论。

 

1.病例报告

 

患者,女,17岁,汉族,2014年7月因“牙齿萌出不全,咀嚼功能不佳”来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正畸治疗效果不佳后转诊至修复科继续治疗。一般检查:身高150 cm,发育不良,智力正常。面下1/3稍短,颌间距离小(图1)。

 

15235786625909.png

图1  初诊时面部观

 

专科检查:口腔检查见牙排列不齐,乳牙53、55、83滞留,恒牙仅11、12、16、21、22、24、31~36、41、42、44~46萌出。11残冠。冷热、机械刺激敏感,垂直距离降低(图2)。患者曲面断层片示:13、14、15、17、18、23、25、27、28、37、38、43、47、48形态基本正常,43扭转,均未萌出。未见多生牙。头颅正位片示人字缝稍增宽,头颅侧位片、胸部正位片均未见明显异常(图3)。患者外公外婆为近亲婚配,该家系中无类似临床特征者。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初步诊断为颅骨锁骨综合征,未行基因诊断。

 

15235786842013.png

图2  初诊口内观。A:口内正面观;B:上颌咬合面观;C:下颌咬合面观

 

15235786959661.png

图3  初诊时影像学资料。A:曲面断层片;B:头颅正位片;C:头颅侧位片;D:胸部正位片

 

2.修复方法和治疗过程

 

2.1修复前准备

 

修复前对于需要牙周系统治疗、牙体牙髓治疗的先予以治疗,并进行必要的口腔卫生宣教。

 

2.2确定治疗方案

 

取研究模型,发现颌间距离明显不足,尝试抬高咬合。综合考虑,决定固定义齿修复,下颌设计为前牙全包绕型贴面修复,后牙包绕颊侧,近远中及咬合面的牙合贴面。由于上颌大部分恒牙未萌出,在此基础上设计上颌过渡性覆盖义齿修复,待基托的压迫刺激导致牙槽骨萎缩,暴露出足够临床牙冠后,有足够固位基牙后再行固定修复。制作下颌诊断蜡型,并通过印模法转移到患者口内形成过渡性义齿。患者试用2周后自觉可以接受下颌修复体的异物感。

 

2.3基牙预备

 

牙体预备是修复难点,牙釉质基本缺失,牙本质脆弱,临床牙冠短小,垂直距离偏低,可供磨除的牙体组织量少。消除41、42、83、44、45、46、31、32、33、34、35、36近远中、颊舌面部分倒凹取得就位道,后牙舌侧预备到舌面中1/2。取硅橡胶印模。参照全口义齿的颌位记录原则制取咬合记录。上牙合架进行上颌覆盖义齿、下颌全瓷贴面修复体的制作。上下颌均为短牙弓修复,仅修复到第一恒磨牙,并作相应减径。

 

2.4完成修复

 

临床试戴、调牙合,经试戴合适后,永久性粘固。指导患者取戴上颌覆盖义齿,常规医嘱。修复后,患者对义齿外观及面型改变均表示满意,发音和咀嚼功能都有明显改善。随访18个月之间,上颌牙槽骨部分吸收,部分恒牙暴露临床牙冠,其周围牙龈黏膜可见红肿。患者自觉适应性好,义齿使用良好,咬合功能恢复正常,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无不适(图4~6)。

 

15235787111204.png

图4  牙列修复后肖像观

 

15235787243266.png

图5  牙列修复后口内观。A:修复后口内正面观;B:修复后上颌牙合面观;C:修复后下颌牙合面观

 

15235787354761.png

图6  牙列修复后X线片。A:修复完成即刻;B:18个月后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