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腮腺癌骨转移顽固性癌痛病例报告

2022.2.23

 

癌性骨痛是非常复杂的疼痛综合征,包括稳定的基础性疼痛,可以通过阿片类药物有效控制,另外还包括自发性的爆发痛、与运动相关的事件性疼痛,在不能耐受不良反应的前提下,阿片类镇痛药物难以控制这种类型的爆发痛。由于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一般治疗不能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因此这类顽固性癌痛的治疗面临很大的挑战。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在癌痛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我科应用HIFU成功治疗1例腮腺癌骨转移的顽固性癌痛患者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29岁,因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腮腺有一肿块,于2009年10月在外院就诊,诊断为(左侧腮腺)混合瘤,住院行左腮腺肿块切除术,术后化疗(具体疗程和用药方案不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为3~4分,睡眠情况一般,四肢可自由活动。2012年5月患者腮腺肿瘤复发,出现腮腺肿瘤肺转移,在外院行6疗程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具体剂量不详)及热疗,治疗后疼痛VAS评分为2~3分,睡眠情况一般,四肢可自由活动。2013年9月腮腺肿瘤再次复发,肺部结节增大,于外院行卡铂、紫杉醇、长春瑞滨联合化疗(具体疗程和剂量不详),治疗后出现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疗效较差。疼痛VAS评分5~6分,睡眠困难,肩部可自由活动。

 

2013年12月出现左肩胛骨及腰椎转移瘤,于外院全身静脉化疗(具体药物、剂量和疗程不详),治疗后无明显好转,疼痛VAS评分6~7分,睡眠困难,左肩部活动受限。2014年5月患者肺部结节增大,于外院行肺内肿块射频消融术,术后肺部结节缩小,疼痛VAS评分5~6分,睡眠困难,左肩部活动受限。2014年11月腮腺肿瘤再次复发,左肩胛巨大肿块,腰2和腰4椎体转移瘤伴骨质破坏,于外院行腰动脉、支气管动脉及左肩动脉TACE术(transhepatic arterial chemotherapyand embolization),L2腰椎椎体转移瘤PVP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联合RFA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术后未见明显好转,疼痛VAS评分7~8分,睡眠困难,左肩部不能活动,出现被动体位。为进一步治疗,于2015年1月12日拟诊“腮腺恶性肿瘤”收入我院。

 

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病史,否认家族史。体格检查:表情痛苦,左肩部明显疼痛,皮肤无出血和外伤,四肢皮肤潮红,皮温正常,无肿胀,足背动脉搏动正常。神清语利,颅神经未见异常,肌力和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未引出病理征。辅助检查:左肩部MRI增强提示:左肩胛肿块,左侧腋窝多发淋巴结肿大。左侧肩胛骨CT平扫:左侧肩胛骨骨质破坏伴巨大软组织肿块形成。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血糖、血沉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左侧腮腺恶性肿瘤伴骨和肺转移(Ⅳc期,rT1N2bM1,混合瘤)。

 

2.治疗方法及结果

 

患者完善术前准备,与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备皮、清洁灌肠,于治疗前30 min给予格拉司琼止吐,阿托品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咪唑安定0.03 mg/kg和芬太尼1 μg/kg缓慢静脉推入,根据患者情况每隔40 min进行评估并逐次追加相同剂量,镇静镇痛状态下行HIFU消融治疗。设备采用重庆海扶公司生产的JC200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患者取仰卧位在实时超声监控下以左肩部肿块为治疗区,分别行2次HIFU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以调整辐照剂量和时间,并了解患者对辐照的反应。患者治疗前难睡眠,疼痛VAS评分为7~8分,左肩部被动体位,不能活动,予以奥施康定每12 h 20 mg镇痛,舒乐安定每晚2 mg改善睡眠治疗。于2015年1月15日行第1次HIFU治疗,治疗功率:211 W,辐照时间:1038 s,总能量:218830J。治疗后病情较前好转,左肩部可自由活动,疼痛VAS评分5~6分,予以舒乐安定减半,每晚1 mg口服,奥施康定原剂量维持。5天后行第2次HIFU治疗,治疗功率:244 W,辐照时间:1405 s,总能量:343110J。

 

治疗后患者左肩可自由活动,疼痛明显减轻,疼痛VAS评分0~2分,舒乐安定再次减半,每晚0.5 mg口服,奥施康定减量,每12 h 10 mg镇痛治疗。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变化见图1、2。

 

1645585720838695.png

图1  第1次HIFU治疗前(A)后(B)的术中影像学变化

 

1645585721294599.png

图2  第2次HIFU治疗前(A)后(B)的术中影像学变化

 

3.讨论

 

骨性癌痛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在骨性癌痛发展的过程中,交互存在着炎性反应、神经损伤及其他组织损伤等病理变化,导致伤害性刺激传入信息增加,引起剧烈的顽固性疼痛,通过一般的方法难以控制。HIFU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和止痛效果,它利用超声的组织穿透性和聚焦性,不需要采用侵入性手段即可将体内病变组织破坏,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证实HIFU在治疗胰腺恶性肿瘤、子宫肌瘤等其他软组织肿瘤及癌痛方面取得很好的疗效。

 

本例是一骨肿瘤导致的顽固性癌痛患者,行HIFU治疗后,取得很好的疗效。可能机制如下:骨皮质、骨膜及周围软组织含有丰富的感觉传入神经末梢,当感觉神经末梢受病变刺激后,会导致疼痛的产生。HIFU产生的强热可毁坏局部感觉神经,因此阻断疼痛的传递过程。另外HIFU通过毁坏和杀伤肿瘤细胞,可以降低细胞因子和肿瘤因子的产生,并通过抑制肿瘤生长入骨膜和周围组织,阻止骨的疼痛性微小骨折和大骨折的进展以及阻止病变的疼痛进展。除此之外,HIFU治疗的局部高温及机械作用改变肿瘤细胞膜的通透性,故使化疗药物更易进入肿瘤细胞,细胞内药物浓度提高,增强化疗药物疗效,从而杀灭肿瘤细胞,抑制疼痛的炎性因子和各种肿瘤因子产生,有效的缓解疼痛。本例患者经过外科手术、化疗、热疗以及放疗等多次治疗后,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出现了剧烈的癌痛,患者睡眠困难并且出现被动体位,左肩无法活动。通过应用HIFU对左肩部肿瘤局部治疗后,患者疼痛和睡眠明显好转,且肩部活动明显改善。

 

由此可见,本例中HIFU治疗顽固性癌痛取得明显疗效,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对周围组织脏器损伤小,预后快,术后并发症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但其具体的机制及如何联合其他治疗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