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侧脑室原发性胚胎性癌病例分析

2022.1.09

1.病历摘要

 

男,10岁;因“头痛伴呕吐5d”入院。既往有脑炎病史。入院时对答反应欠佳,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外院头部CT显示:脑室内肿瘤伴脑积水。MRI检查显示:右侧侧脑室前部见类圆形异常信号,边界清,大小约36mm×37mm×40mm,T1WI低信号伴片状高信号,T2WI混杂高低信号,DWI部分高信号伴ADC低信号;增强检查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影像学诊断:右侧侧脑室前部占位,考虑生殖细胞肿瘤或胚胎性肿瘤可能,不除外中枢神经细胞瘤。临床诊断:①脑室肿瘤。②脑积水。③颅内压增高。

 

入院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在正常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延长,纤维蛋白原(FG)时间缩短。肌注维生素K纠正,复查凝血常规正常。病人术前诊断并不明确,家属手术意愿强烈,病人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全麻下行额部开颅皮质造瘘侧脑室肿瘤切除术,术中探查见侧脑室内肿瘤,肿瘤呈灰红色、质软、血运丰富,予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

 

术后当天复查颅脑CT影像示肿瘤全切除,未见出血。术后1d出现持续发热,给予脑脊液检查,WBC4267×106/L,考虑可疑颅内感染,给予头孢曲松加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10d,症状缓解。术后病理光镜下可见腺体结构和原始上皮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结果:Ki-67、CD30阳性,病理确诊为右侧侧脑室胚胎性癌。复查血AFP、β-HCG正常。术后3个月影像学随访未见肿瘤残留及复发。

 1609719091333161.png

2.讨论

 

生殖细胞肿瘤包括生殖细胞瘤和非生殖细胞瘤,非生殖细胞瘤包括畸胎瘤、卵黄囊瘤、绒毛膜上皮癌、胚胎性癌、混合性生殖细胞瘤。胚胎性癌源自内源性脑细胞的转化,属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非生殖细胞瘤。国内外文献对性腺胚胎性癌报道较多,发生于颅内者偶有报道,多见于青春期青少年,发病率占生殖细胞肿瘤0.5%~5.4%。

 

2.1临床表现

 

肿瘤部位、性质、大小等因素决定颅内胚胎性癌临床表现,文献已有报道发生于鞍区和松果体区。位于鞍区者多会发生“三联征”即尿崩症、视力减退和垂体功能下降;位于松果体区者一般早期会引起颅内压增高和眼球运动功能障碍,晚期多会造成听力障碍和行动不稳。而本例胚胎性癌位于侧脑室,较罕见,其前期主要临床表现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后期主要表现为非交通性脑积水症状。这与脑室肿瘤临床表现基本相同,通过临床症状难以确诊。

 

2.2影像学特点

 

胚胎性癌CT平扫呈等或高密度,有时可见肿瘤钙化,个别可见囊变。胚胎性癌MRI的影像表现:实性部分在T1WI上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或混杂信号且增强明显;DWI在实性区域呈高信号改变,水分子扩散能力减弱(ADC低信号),在囊性区域则相反。肿瘤内部可能存在出血和坏死,因此T1像呈片状高信号。影像学诊断基本符合胚胎性癌,但与儿童侧脑室三角区常见的室管膜肿瘤、脉络丛乳头状瘤难以鉴别。

 

2.3诊断

 

胚胎性癌的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没有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需术后病理证实。术前血清AFP、β-HCG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考虑本例是儿童,AFP、β-HCG都处于正常水平,可能与成人有区别,但AFP与β-HCG水平可对病儿选择放化疗提供重要参考;术前影像学与临床症状能作出初步诊断,也可用于鉴别诊断。

 

2.4治疗

 

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伽玛刀在颅内胚胎性癌治疗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目前,通过神经显微外科的应用,手术病残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病人大多可以手术全切除,且可直接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与生殖细胞瘤相比,非生殖细胞瘤的放射治疗敏感性低,且有文献证实放射治疗后肿瘤缩小,生物标志物减少,但在随访过程中有部分病例复发。

 

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单纯运用放射治疗的疗效差,辅助化学治疗可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率。伽玛刀可以增加局部肿瘤的放射剂量,有效治疗生殖细胞瘤。考虑本例病儿年龄较小,可能会发生脑脊液转移,联合肿瘤科给予全脊髓放疗加化疗的方案,后续治疗随访中。另外,随着靶向治疗的发展,人胚胎干细胞相关基因(HESRG)、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细胞干性因子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干细胞转录因子(Nanog)在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瘤和胚胎性癌中有特异性表达,未来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