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肉瘤样肝细胞癌病例报告-2

2022.2.05

手术后2个月复查DR、CT检查发现患者双肺、肝脏、腹腔多发转移(图9、10)。手术所见:术中探查见肝脏表面布满大小不等结节、质硬,呈暗灰色,肝右叶V段有一肿瘤向肝外延伸,呈囊实性,直径约16 cm,表面有“果冻”样物质,部分组织缺血坏死,侵犯结肠肝区,包裹结肠肝区并压扁肠管,肿瘤与肠管分离困难,与胃壁、十二指肠、胰腺等毗邻可分离,腹腔内有淡黄色腹腔积液,术中考虑肝癌;行肝癌切除+部分结肠切除术。

 1562105028689704.png

图9 术后2个月胸部DR检查,双肺多发转移;图10 术后2个月腹部CT横轴位,腹腔、肝内广泛转移

 

病理结果:肉眼所见:灰红色巨大肿块,20 cm×15 cm×9 cm,表面光滑,已破裂,呈出血坏死状,肿物一侧附部分肝脏,9.0 cm×5.0 cm×3.5 cm,两者靠系膜相连,肝表面粗糙,肿物另一侧附肠管,长15 cm,管径2.5 cm,沿一侧剖开,黏膜光滑。肿物切面大部分出血坏死,可见血肿,与肠壁紧密粘连,质脆,部分灰白灰红色,部分淡黄色,肝脏切面五彩状,质脆,肿物一侧附脂肪区,16 cm×6 cm,肠系膜查见淋巴结一枚,直径1 cm。

 

光镜所见:肿瘤细胞多数呈梭形,胞浆丰富嗜伊红染色,核大深染,核分裂像可见,束状交错排列,小区细胞多边形,巢状结构,两区未见明显移行过渡现象,局部大片坏死。周边肝组织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图11、12)。免疫组织化学:肿块肝内部分AFP(-)、CEA(-)、CK广(-)、CK7(-)、CK19(-)、CK20(-)、HBsAg(-)、Glypican3(弱+)、P53(+);肿块肝外部分AFP(-)、CEA(-)、CK广(-)、CK7(-)、CK19(-)、CK20(-)、DESOIN(-)、SNA(-)、S-100(-)、HMB-15(-)、CD34(-)、CD117(-)、α-inhibin(-)、HBSAG(-)、Vimentin(+)、TTF-1(浆+)、NSE(+)、EMA(弱+)、Glypican3(弱+)、HCG(弱+)、P53(+)。病理诊断:肉瘤(梭形细胞)样肝癌,肠系膜淋巴结转移。

 1562105058289918.png

图11 肿瘤腺样结构(HE×200);图12 肿瘤肉瘤样结构(HE×200),两种结构间未见明显移行过渡现象

 

讨论

 

肉瘤样肝癌(sarcomatoi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由癌性成分(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肉瘤样成分密切混合的一种恶性肿瘤,肉瘤样成分主要是具有上皮细胞表型的梭形细胞”。2010WHO关于胃肠道肿瘤的分类中将SHC和“纤维板层样肝癌、硬化性肝癌、未分化癌和淋巴上皮样癌”一起归属为“特殊类型的肝细胞癌”。肉瘤样癌同样可发生于其他脏器如肺、前列腺、胃肠道、乳腺、女性生殖器官、上皮组织等。

 

肉瘤样癌与癌肉瘤在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方面是有区别的,前者肉瘤样区域由单一的恶性梭形细胞组成,并表达基于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才能发现的上皮样特征,也称为“梭形细胞癌”;后者同样含有恶性上皮成分和肉瘤样成分,但肉瘤样区域可由不同的恶性间质成分如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癌、纤维肉瘤、平滑肌/横纹肌肉瘤、骨/软骨肉瘤等组成。本例多数肿瘤细胞呈梭形,形态多样,可见巨核细胞、多核巨细胞,Vimentin(+)标记间质源性肿瘤,Glypican3(弱+)为恶性肝细胞肿瘤标志物,并且可见上皮性标记物CK19、EMA的表达,符合SHC而非癌肉瘤的病理诊断。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