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概述良性胸壁肿瘤的症状体征表现

2023.2.16

  (1)脂肪瘤:为常见的胸壁良性肿瘤,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有完整包膜,瘤内有纤维束间隔,与皮肤、筋膜相粘连。好发于皮下,亦可见于肌肉间。常发生在背部、颈部肩胛部。通常无症状,多为单发,分硬性和软性两种,后者可生长成巨大瘤体。一般瘤体为椭圆形或分叶状,多向外生长形成外出性肿块;也可向胸腔内生长,或同时向内、外两个方向生长,形成哑铃状;有的自胸内向锁骨上窝窜出。切线位X线片及体层片,可见脂肪瘤体呈透亮区,瘤内偶有钙化。MRI或CT显示肿瘤边缘清晰、均匀一致的脂肪密度影;若瘤体贯穿全胸壁,则局部肋间隙增宽,多无痛生长;如无症状,且明确的放射学诊断,无需处理;如肿瘤增长或有症状,可沿边缘完整切除;少见复发;肿瘤小者切除无困难,巨大而进入胸腔者,须做开胸切除。

  (2)神经鞘瘤:良性神经鞘肿瘤好发在青年及中年人;常无症状;MRI显示源于周围神经的偏心肿瘤;组织学包括:Antoni A或Antoni B细胞;Antoni A:小的梭状细胞、扭曲的神经核、胞质不清、透明空泡;Antoni B:细胞成分很少。治疗:保留神经的肿瘤切除。

  (3)神经纤维瘤:单发或多发(见神经纤维瘤病);多数肿瘤部位表浅、生长缓慢、无痛;在累及大神经时,其可能呈哑铃型;组织学:扭曲、延长的细胞束,有波浪状深染的细胞核;治疗:沿周边切除;在神经纤维瘤病,有5%~30%的病人有恶性变。

  (4)血管瘤:见于儿童和成人;可位于皮肤、皮下、肌肉内;常见的有毛细血管海绵状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海绵状血管瘤是毛细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瘤的混合体,质软,高出皮肤,呈蓝红色,易溃破出血、感染、坏死和形成瘢痕,可长成较大体积。肿瘤小者宜早期手术切除,范围较大者,手术切除有困难,破坏性大,目前多用激素及激光疗法。海绵状血管瘤比较多见,皮肤外观正常,瘤体主要位于皮下,稍高起,分皮下及肌肉内两种。前者比较局限,高出皮肤呈半球形,表面稍带青色。为大量充满血液之囊腔所形成,柔软似海绵,触诊有囊性感,以手掌压之瘤体会缩小,减压后又膨大,前者有完整的包膜,一般无症状,可做手术切除。后者无明显界限,常不规则地延伸到肋间及胸内等深部组织,手术切除出血多,不易切除干净,术后易复发。可试用尿素注射疗法。巨大的毛细血管瘤或海绵状血管瘤,可因大量血液滞留严重地消耗血小板、凝血因子Ⅱ、Ⅴ、Ⅶ和纤蛋白原等,而产生贫血和凝血机制异常,发生出血后甚难控制,故应纠正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后再做肿瘤切除。

  (5)血管外皮瘤:罕见的血管外皮细胞来源的肿瘤,可位于躯体各部位。可能是良性或恶性,且可从中间型到高度。慢速增长的无痛性肿块。治疗:基于病变的分化程度。

  (6)结节性筋膜炎:见于年轻人的、疼痛感、快速增大的病变;50%在上肢。组织学:短的不规则束带表现,仅少量成熟胶原蛋白。治疗:沿病变边缘的切除术。

  (7)滑膜囊肿:滑膜为附着在关节周围的纤维组织鞘,是骨膜的延伸,其内层覆以滑膜内膜。滑膜囊肿即起源于内膜。而腱鞘囊肿,是没有滑膜内膜结构的关节周围囊肿,此类黏液假性囊肿来源于腱膜或肌腱。滑膜囊肿常见于膝关节,偶见于肩、肘、髋和踝关节,一些肩部滑膜囊肿可能表现为无症状的胸壁肿瘤,瘤体可能生长较快,术后有复发可能。滑膜囊肿多无症状,依其大小和部位,可能会有轻度不适感或邻近关节活动受限,压迫神经、血管罕见。绝大多数病例无明确病因,认为是自发性的囊肿,创伤、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或Charcot关节可能与囊肿有关。神经滑膜囊肿可起源于腓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或桡神经。胸壁滑膜囊肿可能位于肩关节或肋间神经,但也可无明确来源。应手术切除,以除外恶性可能。

  (8)纤维瘤:硬纤维瘤发于胸壁深部筋膜、肌腱或骨膜,比较少见,多见于肩胛部。发生的原因与外伤、家族性结肠息肉、激素等有关。因基质多,细胞少,故质地较硬,与肌长轴固定,在横轴方向可活动。生长缓慢,为无痛性圆形或椭圆形实质性肿块,大小不定,一旦侵犯臂丛或腋静脉,可出现神经症状及血管阻塞症状。在X线片上呈现软组织肿块阴影,偶尔肋骨受压而被侵蚀。其病理细胞形态虽为良性,但瘤细胞易向周围组织呈浸润性生长,肉眼见似有境界和被膜,但组织学检查并无真的包膜,手术时常发生切除范围不够,致术后易复发,复发率25%~65%,故切除范围应超过肿瘤本身,至少要距肉眼所见的境界外3cm的部位切除。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