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超声误诊胸壁多形性脂肪肉瘤病例报告

2022.1.12

多形性脂肪肉瘤(Pleomorphic liposarcoma,PLS)是脂肪肉瘤中最罕见的亚型之一,好发于四肢近端的深部软组织,其次见于腹膜后,原发于胸壁的PLS罕见,文献报道其超声影像学表现较少。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胸壁的PLS超声影像学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病例女,60岁,因无意间触及右乳一核桃大肿块,偶感隐痛,呈阵发性,疑乳腺肿瘤前来就诊,乳腺超声检查示(图1a):右乳外上方10点处乳腺腺体深面的胸大肌可见局部中断,断端不规则,宽约1.26 cm,但肌纤维层次尚清晰,断端内侧可见一大小约3.23 cm×1.92 cm的无回声包块,界欠清,形态尚规则,CDFI显示内部无血流信号(图1b);双侧腋下可见多发淋巴结,但未见异常肿大淋巴结,考虑右侧胸壁肌肉局部撕裂伴血肿,建议患者行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或继续观察,患者要求继续观察,定期复查超声。

 1602805120711554.png

图1 乳腺彩超:右乳外上方10点处乳腺腺体深面胸大肌可见局部中断,断端不规则,宽约1.26 cm,断端内见无回声包块,边界欠清,形态尚规则(图1a);CDFI显示内部无血流信号(图1b)。

 

半年后,患者再次复查超声提示(图2a):右乳外上方10点处乳腺腺体深面的胸大肌内可见一大小约5.96 cm×3.96 cm×4.93 cm的不均质低回声包块,较前次明显增大,界尚清,形态尚规则,其右侧缘可见胸大肌中断,宽约0.78 cm,边缘不规整,内仍无明显血流信号,该肿块短期内明显增大,首先考虑占位,肉瘤?恶性淋巴瘤?建议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图2b);双侧腋下可见多发淋巴结,但未见肿大淋巴结。穿刺病理提示:(右乳穿刺)恶性肿瘤,故门诊拟“右乳恶性肿瘤”收治入院。查体:双乳外形对称,乳头无凹陷、挤压无溢液。右乳10点处可及约5 cm×5 cm大小肿块,质硬,界欠清,活动度差,酒窝征(-),左乳未及明显肿块,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及肿大淋巴结。

 1602805138393739.png

1602805156395490.png

图2 乳腺彩超(半年后):右乳腺体深面胸大肌内可见一不均质低回声包块,边界尚清,大小约5.96 cm×4.93 cm,形态尚规则(图2a,凸阵探头显示整个肿块)。右乳腺体深面胸大肌处包块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图2b,箭头所指为穿刺针)。

 

MRI检查(图3):右乳上部腺体深面紧贴胸大肌见约5.5 cm×4 cm软组织肿块,呈长T1稍长T2信号,局部似见包膜,与右侧胸大肌分界欠清;双侧腋下可见小淋巴结,胸廓未见明显骨质破坏,考虑恶性肿瘤。CT检查(图4):右乳上部腺体深面紧贴胸大肌见约5.5 cm×4 cm软组织肿块,界清;腋下可见小淋巴结,胸廓未见明显骨质破坏,考虑肿瘤。全身骨显像(图5):右侧第4、5前肋位置局部放射性分布轻度增高,考虑肿瘤摄取可能性大;全身其余各骨、关节放射性呈生理性分布,未见放射性异常增高或减低区。

 1602805176870785.png

1602805194825940.png

1602805210373984.png

图3胸部MRI检查:右乳腺体深面紧贴胸大肌处见软组织肿块信号影,呈长T1稍长T2信号,肿块内信号稍混杂,局部似见包膜结构,大小约5.5 cm×4 cm。图4胸部CT平扫(软组织窗):右乳腺体深面紧贴胸大肌处见软组织肿块影,边界尚清,大小约5.5 cm×4 cm。图5全身骨扫描(ECT):右侧第4、5前肋局部放射性分布轻度增高(所圈出部分为病灶)。

 

穿刺活检病理:免疫组化(B片):Ki-67(20%+)、CK-pan(-)、ER(-)、Desmin(-)、Myosin(-)、MyoD-1(-)、S-100(-)、Vimentin(-)、CD34(-)、CD30(-)。病理诊断:恶性肿瘤,考虑肉瘤。术后病理:免疫组化(G片):Adipophilin(+);免疫组化(J片):Desmin(-)、SMA(-)、EMA(-)、S-100(-)、Myogenin(-)、CD34(-)、Adipophilin(+)、ER(-)。病理诊断:PLS。

 

讨论

 

脂肪肉瘤是软组织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2013年WHO软组织肿瘤分类方法,将脂肪肉瘤按组织学和分子学分为非典型脂肪瘤性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ALT/WDLS)、去分化脂肪肉瘤(DLS)、黏液样/圆形细胞型脂肪肉瘤(MLS)以及PLS。PLS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脂肪细胞来源肿瘤,病理特点表现为散在的多泡状脂肪母细胞,胞浆内常可见到无特异性的嗜酸性小球或小滴,与其他亚型相比,成熟的脂肪成分较少。

 

PLS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无性别差异。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生长的无痛性软组织肿块,具有高度侵袭性、易复发和易转移的特点。PLS在脂肪肉瘤各亚型中最为少见,仅占脂肪肉瘤的5%左右,每年确诊的病例少于40例,发生于胸壁的PLS更是罕见,临床触诊极易误诊为乳腺肿瘤。本例超声表现为乳腺腺体深面的胸大肌内的无回声包块,分界欠清,形态尚规则,其侧缘可见胸大肌中断,断端不规则,但肌纤维层次清晰,CDFI显示内部无血流信号,这与Sezer等报道的1例男性胸壁PLS的超声表现不同,其表现为不均质回声包块,界清,多普勒频谱测得肿块内为动脉和静脉血流频谱。

 

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的位于其他部位(腹膜后、大腿、精索等)的PLS,超声表现多以中低回声为主,内可见散在分布的边界清楚的稍强回声团块,并可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界尚清,CDFI可探及稍丰富血流信号。但位于腹股沟区的PLS,CDFI可呈少量血流信号。最新报道的其他部位的PLS,超声检查显示6例患者中有4例呈低回声,2例呈混合回声,形态均不规则,界限不清,其中有5例表现出高阻动脉血流频谱。相关文献报道PLS内脂肪性组织少或无,坏死及出血较常见。

 

CT检查常表现为质地不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呈骨骼肌密度,边界尚清,增强扫描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坏死灶不强化。MRI检查常表现为肿块在T1WI上大部分呈等或稍低信号,在T2WI上大部分为稍高、等混杂信号,Gd-DTPA增强后可出现不规则的明显强化。本例患者CT及MRI平扫表现与相关文献报道的PLS病例的表现基本一致。对于本病例,全身骨显像很好地提示了肿块的位置以及转移情况,能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方案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综上所述,发生于胸壁的PLS罕见,本例PLS超声声像图表现为无回声包块,且胸大肌处离断,可能与PLS是一种富于细胞的、分化差的肿瘤有关。

 

最后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超声检查能确定肿块的大小、数目、部位、囊实性及与血管和邻近组织的关系。对发生于肌肉并表现为无回声的PLS,应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并结合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对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并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从而减少甚至避免误诊,协助临床正确治疗。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