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后肾腺瘤超声表现病例分析

2022.3.03

患者女,46岁,常规体检超声检查发现左肾下极实质性占位3周而入院进一步诊疗。患者左肾区无明显不适,无肾区叩击痛,血常规及尿常规无明显异常。

 

超声检查:左肾下极见大小约3.4 cm×3.6 cm低回声团块,内部回声欠均匀,边界尚清,团块周边可见散在钙化斑(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内部少量血流信号(图2)。

 

15108764636384.png

图1  左肾下极后肾腺瘤二维图像,呈低回声类椭圆形,周边见钙化(LK:左肾;T:肿块)

 

15108764812414.png

图2  CDFI示肿块内部见少量血流信号

 

超声造影:皮质期造影剂肿块缓慢渐进强化,回声强度明显低于周边肾皮质;髓质期肿块内部呈均匀一致强化,其回声强度仍低于周边肾皮质;延迟期肿块内造影剂廓清明显,其回声强度明显低于周边肾皮质(图3,图4)。超声提示:左肾下极稍低回声占位,超声造影呈"慢进快出"低增强模式(低度恶性肿瘤不除外)。

 

15108765054812.png

图3  团注造影剂16 s肿块内部见造影剂充填,回声强度低于肾皮质

 

1510876524623.png

图4  团注造影剂1 min 38 s后肿块内部造影剂廓清,回声强度明显低于肾皮质

 

MRI检查提示:左肾下极占位,肾癌可能;CT检查提示:左肾下极占位,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能性大。手术及病理所见:术中探查见肾周筋膜下左肾下极可触及直径约3.5 cm的突起肿块,术中冰冻病理提示:左肾上皮性肿瘤,考虑良性。术中行左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后肾腺瘤(左肾下极)。

 

讨论

 

后肾腺瘤是极罕见的肾脏原发性良性肿瘤,其发生率约占成人肾上皮肿瘤的0.2%,Brisicotti等于1992年首先命名该肿瘤。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及体征,偶可表现为腰腹部疼痛、血尿及间歇性发热等症状,仅约10%的患者可伴有红细胞增多症。后肾腺瘤大小差异显著,最常见的直径为30~60 mm,典型者肿瘤边界可清楚,无包膜,切面呈灰色、褐色及黄色,质地软或硬,约20%肿瘤内有钙化,10%肿瘤内有小囊腔。

 

与病理大体形态相对应,其典型超声表现主要为:边界清晰,类圆形或椭圆形,高回声、等回声或低回声的实性肿块,部分病灶内可见钙化灶,较大病灶内可见液性无回声区。CDFI示肿块内部或周边可见少量血流信号,超声造影表现为"慢进快出"均匀低增强模式。本例符合上述典型声像特征,但因对病变认识不足,术前并未明确诊断。

 

有文献报道后肾腺瘤在声像图上可表现为高回声、等回声及低回声团块,因此与肾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嗜酸细胞腺瘤等病变在二维图像上较难鉴别。但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上,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超声造影表现为渐进性延迟强化;而典型嗜酸细胞腺瘤表现为轮辐状强化或强化后中央出现星芒状瘢痕结构;典型的肾癌血供丰富,超声造影呈"快进快出"模式,与后肾腺瘤"慢进快出"均匀低增强模式均不同,通过超声造影可以提供鉴别诊断信息。但对于乏血供肾癌,无论是二维图像还是超声造影,其鉴别诊断均存在困难,此时需结合病史,必要时对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以免误诊。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