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间断头痛头胀病例分析

2022.1.12

患者女,28岁。因“间断头痛头胀1年余,月经不调半年”为主诉入院。术前行鼻咽部3D-CT检查见蝶鞍略扩大,鞍背受压,鞍区、左侧鞍旁见大小约2.8 cm×2.2 cm软组织密度影,向上突入鞍上池内,左侧海绵窦受累,邻近颞叶受压(图1a)。MRI:鞍区可见异常信号影,T1WI为等信号(图1b),T2WI为高信号(图1c),边界清晰,突破鞍隔向上生长,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被包绕(图1d)。术前诊断为侵袭性垂体瘤,术中见鞍底硬膜被肿物侵犯,呈灰红色,切开肿物见血供丰富,富含条索纤维,切除物送病理。病理检查:(鞍区占位)海绵状血管瘤。

 1600991849763311.png

图1aCT平扫,示鞍区、鞍旁见软组织密度影;图1bT1WI,示为等信号,突破鞍隔向上生长;图1cT2WI,示为高信号,边界清晰;图1dT1WI增强扫描,示病灶明显均匀强化,侵袭海绵窦,包绕左侧颈内动脉;图1e病理检查为鞍区海绵状血管瘤(HE,×20)

 

讨论

 

鞍区结构复杂,病变类型多样化,其中以肿瘤性病变最为多见。鞍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前误诊为侵袭性垂体瘤,二者在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比较相似,容易误诊。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微循环畸形,分脑内型和脑外型。鞍区海绵状血管瘤为脑外型,可向周围组织侵袭性生长,占位效应明显,主要表现为第Ⅲ、Ⅳ、Ⅵ等颅神经受压症状和体征。垂体瘤起源于垂体前叶,是人类鞍区最常见的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

 

侵袭性垂体瘤指肿瘤生长范围超出垂体窝,侵犯邻近周围正常组织结构,使相应组织结构遭到破坏,临床以内分泌紊乱为主要症状。鞍内海绵状血管瘤一般CT表现为呈哑铃形或葫芦形的等密度、稍高、稍低密度影,肿瘤边界清楚,偶可见钙化,一般无瘤周水肿,增强扫描呈均一、不均一的显著强化。

 

MRI上表现为鞍区、鞍旁边界清楚的类圆形或哑铃形占位性病变,在T1WI上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T1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侵袭性垂体瘤在CT上表现为鞍内等或略高密度肿块,其内常见低密度影,增强扫描病灶可呈等密度,低密度或稍高密度改变。侵袭性垂体瘤囊变、坏死和出血常见,因此MRI信号混杂。T1WI上可呈低信号、等信号及混杂信号,T2WI上多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度、中度强化。

 

鉴别诊断:1)鞍区海绵状血管瘤主要表现为第Ⅲ、Ⅳ、Ⅵ颅神经受压症状,侵袭性垂体瘤以内分泌紊乱和视力视野改变为主;2)CT上鞍区海绵状血管瘤可有钙化,而侵袭性垂体瘤一般则无;3)鞍区海绵状血管瘤由缺失肌层和弹力层的海绵状血管窦组成,切面呈蜂窝状或海绵状,血窦间可见少量脑组织。侵袭性垂体瘤主要由肿瘤细胞组成,瘤体内间质较少,易出现囊性变和坏死;4)鞍内海绵状血管瘤增强呈显著高信号,侵袭性垂体瘤增强相比前者较弱;5)海绵状血管瘤不易吸收放射性核素,而侵袭性垂体瘤却吸收较为明显;6)海绵状血管瘤在DSA造影中晚期静脉像中有局部病灶染色和密集的静脉池,而侵袭性垂体瘤则没有这两个特征。

 

误诊原因:1)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不论是鞍区海绵状血管瘤还是侵袭性垂体瘤都可向周围组织侵袭,造成周围骨质结构的破坏;2)定位诊断存在困难性。鞍区海绵状血管瘤从鞍外向鞍内生长,侵袭性垂体瘤从鞍内向鞍外生长,二者均可压迫正常的垂体,造成肿瘤起源部位不明确;3)临床表现具有误导性。鞍区海绵状血管瘤以颅神经受压为主要表现,侵袭性垂体瘤以内分泌紊乱为主要表现,而本例患者却以“月经不调半年”为主诉入院,再加上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4)习惯性思维造成误诊。临床上鞍区海绵状血管瘤比较少见,而侵袭性垂体瘤则相对多见,出于经验或习惯容易考虑后者;5)阅片不够仔细、认真。在T1WI增强扫描中,鞍区海绵状血管瘤比侵袭性垂体瘤强化程度更加明显,如果注意到这一点,也是正确鉴别这两种疾病的一个很好的突破点。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