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新生儿化脓性阑尾炎并穿孔病例分析

2022.3.29

患儿,男,24 d,足月剖宫产娩出,因“发热5 h”入院,患儿自发病以来无明显哭闹不安,吃奶较前减少,偶有溢乳,大小便正常。


入院查体:T 39℃,P 160次/min,R 60次/min。反应中等,呼吸稍促,皮肤稍发花,前囟平坦,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及腹肌紧张,稍膨隆,肠鸣音正常,肝脾未及,四肢肌张力正常。


入院后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辅助检查:WBC 4.58×109/L,RBC 2.82×1012/L,血红蛋白91 g/L,血小板259×109/L,N 42.5,L 49.60,C反应蛋白45.2 mg/L。X线胸片+腹部立位X线片显示两肺肺纹理略多,右膈下可见新月形游离气体,中上腹肠管明显充气,部分管形扩张,未见明显液平面,部分肠壁间隔略宽,肠曲至侧腹壁距离不宽,双侧腹脂线清晰。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有大量黄白脓液,以右下腹及下腹为主,肠管扩张明显,阑尾充血,长约3.0 cm×0.5 cm大小,末端穿孔,穿孔直径约3 mm,周围脓苔附着,切除阑尾。脓液培养肠杆菌科细菌生长,病理结果: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穿孔。


讨论


急性阑尾炎为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原因主要在于阑尾管腔阻塞和细菌入侵。新生儿阑尾细长,呈漏斗状,长度2.5~3.5 cm,以相对宽大的基底部开口于盲肠,不易发生阑尾腔内梗阻,故新生儿阑尾炎非常罕见,发率约占小儿阑尾炎的0.04%。


阑尾腔内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肠球菌或厌氧菌等,与本例患儿脓液培养肠杆菌科细菌生长一致。新生儿时期阑尾壁薄,血供贫乏,阑尾壁内大量淋巴组织使其缺乏弹性,肠系膜相对长;新生儿对感染的抵抗力低下,细菌侵入途径可从肠腔直接侵入,也可经血液循环到达阑尾,常由肠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发阑尾炎。新生儿腹膜腔相对小,大网膜小尚未发育,对炎症的局限能力差,使感染易迅速扩散,阑尾炎往往情进展迅速,很快导致全阑尾坏死、穿孔及弥漫性腹膜炎。


又由于新生儿不能提供史,其早期临床表现又无特征性,仅有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发热和白细胞升高均不明显,因此术前难于早期确诊,穿孔率可高达80%。新生儿阑尾炎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其诊断及鉴别诊断难度较大,误诊率90%, 病死率79%。这就要求我们诊断时应仔细检查右下腹压痛和腹胀等体征,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治疗。


本院近10余年新生儿科年平均住院人次约3000,此例是本院第1例,首次遇到仅以发热为主诉,在常规检查过程中意外发现气腹,进行急症剖腹探查后确诊例。在临床工作中对患儿的疾病的重视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非常关键,对于危急值的出现及时的联合小儿外科进行多学科协作会诊,为此患儿的成功救治赢得了宝贵时机,本例提示临床儿科医师,对罕见例如新生儿阑尾炎要高度重视,及时诊断及尽早手术治疗,以免导致严重并发症,从而降低其病死率。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