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子宫直肠窝子宫内膜样腺癌病例分析

2022.1.06

病例女,50岁,绝经1年余,既往月经规律,绝经后无阴道出血史,无手术史。体检妇科超声发现宫颈偏右后壁见范围约73mm×44mm的液性暗区,形态不规则,壁稍厚,可见分隔,内透声差,内见实性中等回声,CDFI示实性部分可见血流信号(图1)。

 

肿瘤标志物AFP、CA153、CA125、CA199、CEA、SCC未见异常。入院后行盆腔CT平扫+增强,子宫直肠窝内见大小约64mm×55mm×42mm囊实性肿块(图2),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图3~5),液性无强化区CT值37HU,病灶与直肠右侧壁及子宫分界不清。纤维肠镜未见异常。手术及病理检查:行“盆腔肿瘤切除术+全子宫切除+双侧输卵管及卵巢切除术”,术中见腹盆腔少量黄色积液,子宫右后方一直径约7cm包块,表面黑褐色,与子宫后壁及右侧壁、直肠致密粘连,盆腔淋巴结无明显肿大。子宫略大,形态不规则,双侧卵巢及双侧输卵管外观无明显异常。剥除过程中肿瘤破裂,内见褐色液体及菜花状坏死组织。

 

病理(图6)为子宫直肠窝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AC),直肠病灶为癌种植,子宫未见癌组织累及,双侧输卵管及卵巢均未见癌累及,淋巴结未见癌转移。

 讨论前.png

讨论

 

子宫直肠窝原发性EAC是盆腔原发恶性肿瘤的罕见类型。EAC的组织起源可能为:①残存的胚胎残迹;②体腔上皮化生;③子宫内膜经淋巴或血管扩散等。该患者双侧卵巢及子宫未发现异常,无手术史,而子宫直肠窝发生EAC,考虑为异位的子宫内膜恶变而来。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常见的良性妇科疾病,在生育期妇女的发病率为10%~25%。

 

EMs恶变罕见但临床意义重大,发生于1%的EMs妇女。其中79%恶变发生于卵巢,21%发生于性腺外部位:子宫直肠窝(36%)、结肠直肠(11%)、膀胱(9%)、阴道(7%)、盆腔韧带(4%)、脐(4%)、子宫颈(4%)和输卵管(4%)等。EMs恶变的5年生存率为82.15%,发生于子宫直肠窝的临床表现为腹痛、便秘或大便形状发生改变。

 

EMs恶变的组织学诊断标准包括:①恶性成分与良性EMs并存、相连;②无其它原发灶,癌发生于EMs中,非其它肿瘤侵犯或转移;③组织学类型与EMs起源相一致。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癌较常见,浆液性癌、黏液性癌和腺肉瘤少见。治疗一般为手术切除,辅以放化疗。EAC较大时,CT上可见不同程度囊变、坏死。病灶较小时增强扫描肿块囊变不明显。CT平扫与增强对比,增强扫描无强化部分在平扫时CT值不同程度高于膀胱内尿液CT值,同一肿块不同囊内无强化区CT值可以不同,肿瘤外观呈类圆形或分叶状,部分为实性,部分为囊性,囊内为棕色黏稠液体或草黄色液体,多伴陈旧性出血,所以CT值较水或尿液高,且密度可不等。出现囊实混合性病灶、囊液T1WI呈等或高信号、恶性外观等3个征象时,诊断EAC的准确率较高。

 

本例患者未做磁共振检查。子宫直肠窝EAC需与其它肿瘤相鉴别。妇女子宫直肠窝肿瘤可起源于子宫、宫颈、卵巢、输卵管、腹膜等。磁共振通常用于此类病变的检查,准确定位有助于准确诊断。

 

子宫来源:①子宫内膜癌,发生于子宫腔内,可向宫腔外生长,MR图像上T1WI中到低信号,T2WI低信号,动态增强早期肿瘤强化程度低于子宫肌层,延迟期与肌层强化相仿。②浆膜下子宫肌瘤,边界清晰,T2WI视囊变、坏死、出血情况而有不同的信号表现。T1WI相对于子宫肌层呈等信号,注射造影剂后有强化。③子宫颈鳞状细胞癌,T1WI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有强化。

 

卵巢来源:①透明细胞腺癌,好发于卵巢,肿瘤包括实性和囊性成分,多数为单房囊性肿块。囊性成分在T2WI呈高信号,在T1WI上信号多样,实性成分有强化。②囊腺癌,为囊实混合性肿块,囊性成分表现为水样信号,实性成分及分隔有强化。肠道来源:①直肠癌,表现为直肠肿块,可突破浆膜层向外生长,T1WI相对于直肠呈等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有强化。②间质瘤,在T2WI呈等信号,T1WI呈低信号,显著强化。

 

腹膜来源:①多囊皮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主要发生在育龄妇女,表现为薄壁多囊病变,T1WI为中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薄壁轻度强化。②腹膜假黏液瘤,典型表现为多囊肿块,类似多囊间皮瘤。软组织肿瘤:脂肪肉瘤,盆腔罕见,在MR上,脂肪肉瘤随肿瘤级别不同而表现不同,脂肪成分在T1WI、T2WI均为高信号,其余实性成分可见强化。在没有脂肪的情况下,脂肪肉瘤不易与其他软组织肿瘤区分开来。转移瘤,需有原发灶,转移瘤特点根据原发肿瘤而定。

 

总之,子宫直肠窝原发性EAC罕见,影像表现为囊实混合性病灶、囊液T1WI呈等或高信号、囊液成分CT值较水或尿液高、恶性外观等征象时,对临床诊断EAC有提示作用,有助于临床拟定诊疗计划,使患者得到更适当的治疗。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