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腰椎术后并发细菌性脑膜炎、脑梗塞病例分析

2022.3.29

病例介绍


患者,男,51岁,因“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麻木5个月”以“腰椎管狭窄症">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患者入院检查见: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卧床休息后缓解,行走、站立时疼痛加重,右小腿外侧及足背麻木。查体:腰椎曲度正常,活动无受限,L3、4间隙压痛(+),棘突旁无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双侧“4”字实验(-),双下肢肌力正常,右侧L4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退,鞍区感觉正常,提睾反射引出,右膝、跟腱反射未引出,病理征(-)。


MRI:L4、5、L5S1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L4Ⅰ度滑脱(图1a)。患者既往经规范保守治疗无效,症状渐进性加重,行走距离较前缩短。入院诊断:(1)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L4椎体滑脱;(2)高血压病2级(高危);(3)2型糖尿病;(4)高脂血症;(5)痛风。


1648523340278731.png


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L4、5、L5S1椎间盘髓核摘除、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Cage置入、椎弓根内固定术(图1b),术中无明确硬膜囊损伤、无脑脊液漏。术前头孢西丁钠2g静滴,术中未使用抗生素,术后予头孢西丁钠2g静滴,1次/6h,甘露醇注射液125ml静滴,1次/8h,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mg。术后第1d引流血性液体150ml,术后第2d引流血性液体80ml,术后第3d引流血性液体50ml,拔出引流管。


1648523340295211.png


术后3d的引流液均为血性液体,无脑脊液漏。双下肢疼痛明显减轻,肌力、浅感觉无明显异常。术后第6d体温37.9℃,血常规:白细胞12.10×109/L、CRP:28mg/L,增加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ml静滴,1次/d。血培养:革兰氏阳性菌,抗生素改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g静滴,1次/12h,术后11d患者出现右侧上、下肢麻木无力,头痛,恶心、呕吐,时发肌肉抽搐,体温36.8℃,查体:双下肢肌力、浅感觉无明显异常。脑膜刺激征(-),巴氏征(-)。


检验:白细胞22.71×109/L、中性粒细胞87.0%,CRP:110mg/L、ESR:93mm/h。术后12d,患者体温正常、头痛,时发肌肉抽搐。查:项强(+),右上肢肌力IV级,右侧巴氏征(+),查多克征(+),右侧上下肢感觉减退,关节位置觉减弱,复合感觉减弱。头颅CT:双侧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图1c);血培养回报:肺炎链球菌。诊断:细菌性脑膜炎,脑梗塞急性期。建议腰穿,患者拒绝。术后2周伤口愈合。术后3周右侧肢体麻木无力较前明显改善,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肌肉抽搐。术后5周MRI:考虑左侧额、顶叶脑膜炎症改变,双侧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图1d)。静脉抗生素共使用4周,后改用口服抗生素。


复查:CRP:27mg/L、白细胞7.38109/L、ESR94mm/h。术后6周,患者可下地活动,未诉腰痛,右侧肢体麻木无力症状基本消失,无头痛、恶心、呕吐。查体:项强(-)、右上肢肌力V级,右下肢⻊母背伸肌力IV+级,跖屈肌力V级,右侧巴氏征(-)。术后7周,患者无发热等不适,复查血常规、CRP、ESR均正常后出院。


术后10个月,患者出现腰部疼痛、发热,以“腰椎术后感染”再次住院。入院检查:颈软,屈颈试验(-),腰部手术切口瘢痕,愈合良好。L4、5椎间隙水平压痛(+),叩击痛(+),向右下肢放射。下肢肌力V级。右大腿外侧、大腿前侧中段以下至踝关节以上皮肤感觉减弱,双足皮肤感觉对称。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30°(+)。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未引出,双侧巴彬斯基征(-)。检验:WBC14.54×109/L,NEUT%76.9%,CRP>160mg/L,ESR:85mm-Hg。MRI示:硬膜外软组织肿胀,呈中等稍长T1稍短T2异常信号,内可见小脓腔,呈长T1长T2信号。


CT:椎弓根钉位置良好,L4、5、L5S1椎间Cage位置居中,椎间融合不佳(图1e、f)。入院后3d在全麻下行腰椎术后感染切开引流、病灶清除、椎弓根内固定物取出(保留椎间Cage)、VSD负压引流置入术,术中吸出乳白色脓液,量约50ml,以左侧近端及中间钉尾附近为多。分泌物涂片报告见大量白细胞,偶见真菌孢子及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分泌物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感染部位共经3次清创、更换VSD引流,切口愈合。万古霉素联合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6周。血常规、CRP、ESR均正常。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皮肤感觉正常。取出椎弓根内固定物后半年Cage位置未见位移,腰椎序列良好(图1g、h)。随访1年半,患者下肢功能正常,肌力正常,无皮肤感觉减退,对手术疗效无明显影响。


1648523341932259.png


1648523341380275.png


讨论


脊柱术后并发细菌性脑膜炎发病率为0.1%~0.18%,多为腰椎术后并发,可能与术中硬膜损伤有关。致病菌中肺炎链球菌最多见,占47%,脑膜炎双球菌25%。肺炎链球菌所致细菌性脑膜炎病死率可达15%~25%,且易于复发、再发。脊柱术后一旦出现三联征:“发热、颈项强直和意识障碍”,应高度怀疑细菌性脑膜炎。头痛、神经功能损伤、癫痫发作、肌肉关节疼痛、呕吐、谵妄、神智错乱、倦怠、嗜睡等症状临床也常见。


一旦怀疑细菌性脑膜炎必须及时采血行细菌培养。腰穿脑脊液检测有助于诊断,但鉴于患者并发细菌性脑膜炎后颅内压增高,腰穿放脑脊液后可能导致脑疝形成,且腰穿可能导致细菌的侵入而增加感染风险,另外,腰穿本身可使菌血症含菌的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造成细菌性脑膜炎,因此是否行腰穿值得商榷。延迟诊断或治疗可能导致更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早期诊断和适宜的抗生素治疗会有好的结局,Twyman等报道一组患者均接受至少2周的抗生素治疗,所有患者均存活,在至少2年的随访中未发现对脊髓神经功能有不良影响。在等待检验结果期间,可经验性给予万古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即使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高度耐药的细菌,应用万古霉素时也要联合一个三代头孢,不能单独应用万古霉素。


细菌性脑膜炎并发脑梗塞临床少见,其发病机制不甚明确。YujiKato报道1例细菌性脑膜炎经治疗3个月后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病,推测可能与脑膜炎性反应导致脑血管进行性狭窄有关。本例患者术中无明确硬膜损伤,术后也无脑脊液引流出,并发细菌性脑膜炎、脑梗塞的机制不明,作者推测可能的机制是细菌通过上呼吸道、手术部位等侵入,经血流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然后在该处形成局部血栓,导致脑梗塞,另外脑膜炎性反应导致的脑血管痉挛、狭窄也加剧了脑缺血状态。


腰椎术后感染早期诊断很重要,临床上出现腰痛、发热等症状要高度怀疑,及时处理,必要时行穿刺,MRI检查有助于了解病变情况。一旦确诊感染,要早期行感染病灶清除、引流、抗感染,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有的患者如已应用抗生素,细菌培养结果可能不能培养出细菌,如没有细菌生长,但有脓液等支持感染诊断,应选用广谱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对腰椎感染清创后选用VSD负压引流有利于将脓液及残余坏死组织引流出,但可能需要多次清创并更换VSD。本例经3次清创、VSD引流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对这一腰椎术后并发细菌性脑膜炎、脑梗塞的少见病例的诊治过程的回顾,为临床提供了一些经验。对这一脊柱术后少见的并发症应足够认识和重视,围手术期积极预防,包括术中血压水平的控制、血容量的控制,术中避免损伤硬膜囊,术中抗生素的追加及抗生素种类的选择等,发病后早期诊断、早期有效对症处理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最大可能恢复患者脊髓神经功能。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