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两例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病例分析

2022.4.04

病例1,男性,45岁。因“头昏伴行走不稳,言语含混4月”入院,头颅1.5 T核磁共振检查报告:左小脑占位2.7 cm×3.9 cm×4.0 cm,伴不全性脑积水:考虑为胶质瘤,于2012年8月行手术切除治疗,病理报告:小脑颗粒细胞层充满异常肥大的神经节细胞,蒲肯野细胞减少,分子层增宽,内含有髓纤维,肥大的神经节细胞轴突过度髓鞘化,并平行于软脑膜下腔走行,脑白质萎缩,符合神经节细胞瘤。


术后1年复查发现肿瘤残余 2.1 cm×1.5 cm×2.0 cm,拒绝再手术遂于2013年9月入我院行伽玛刀治疗,常规MRI检查定位后以50%等剂量曲线包绕病灶,周边剂量1200 cGY,中心剂量2400 cGY,术后予以对症脱水支持治疗,病情缓解出院。于伽玛刀治疗半年后复查见肿瘤部分坏死缩小,病情改善,生活基本正常。


病例2,女性,31岁,因“头昏伴走路不稳2月”入院,行1.5 TMRI检查报告显示:后颅窝区脑中线结构略右偏,左小脑半球及左脑臂见团块状较长T1,较长/等混杂T2信号影,大小2.7 cm×3.9 cm×3.0 cm,FLAIR像呈等,稍低信号,不均匀,边界不清,增强后强化不明显,呈回样增厚,第四脑室受压变窄,幕上脑室积液扩张,脑室旁间隙脑水肿(图1),临床诊断为: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因医学原因不能开颅手术,于2013年10月11日予以伽玛刀治疗:以45%等剂量曲线包绕病灶,周边剂量1200 cGY,中心剂量2666 cGY,术后予以对症脱水支持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1649040569450080.jpg


3月后的2014元月复查病灶未增大为3.9 cm×3.2 cm×2.6 cm,但见病灶影变淡,结构模糊(图2),再次予以45%的等剂量曲线包绕病灶,周边剂量1000 cGY,中心剂量2222 cGY,之后予以对症脱水治疗,严密观察病情,症状缓解出院。建议半年后复查。目前病人走路较平稳,头昏明显缓解。


1649040569201678.jpg

讨论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临床罕见,1920年由Lhermitte和Duclos最先描述,因此又称为Lhermitte-Duclosdise(LLD),近年来可见零星个案报道,有人又称之为:良性小脑增殖病,小脑错构瘤等,多见于30~40岁,具有发育畸形和良性肿瘤的特点,头晕头痛和恶性呕吐,走路不稳和视物模糊为其主要临床症状,眼底视乳头水肿、高颅压征,共济运动障碍和梗阻性脑积水等为其主要临床征象。


LLD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早期多无症状,随着肿瘤长大,第四脑室变形移位,导致脑脊液循环梗阻,出现临床症状;脑积水和肿瘤破坏小脑神经组织出现步态不稳,共济障碍等体征。LLD的MRI具有特异性表现:显示病变侧小脑半球体积增大,T1加权像为小脑沟回走行的低信号和等信号相互交替的分层结构,T2加权像为高信号和等信号交替的分层结构,幕上脑室扩张,注入Gd-DTPA后病灶无明显强化,尤其是T2加权见平行排列的条纹状高信号可以诊断。


LLD需与:①神经节细胞胶质瘤;②婴儿型促纤维增生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③胚胎发育障碍的神经上皮肿瘤等疾病鉴别。既往手术切除是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病变与正常小脑组织之间界线不清,常无法彻底切除,易致残瘤复发再长。


本组2例患者行伽玛刀治疗后病情改善、好转。伽玛刀治疗前后的MRI影像如图1和图2,所见小脑占位的回纹状结构已经紊乱变淡,病灶得到有效控制,症状显著缓解。关于本病的普通放射治疗和伽玛刀治疗尚未查见详细文献报道,其治疗指征和疗效还需积累病例,并随访远期效果。LLD既具良性肿瘤特性,当属放射治疗反应之晚反应组织,需按照晚反应组织的剂量控制。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