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阴囊色素性基底细胞癌病例分析

2022.3.08

患者男, 75 岁。 主诉:右侧阴囊黑色斑块 20 年。 现病史:患者 20 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阴囊根部有一米粒大的黑色斑疹,无任何不适症状,一直未曾诊 治。此后皮损缓慢增大,并扩展至邻近阴茎根部。近 2 年皮损增长速度较前加快,并形成约钱币大斑片,偶有瘙痒感。为明确诊断,患者于 2016 年 3 月 1 日来我科就诊。


既往史及家族史


患者高血压病史 5 年,最高血压 180/90 mmHg(1 mmHg=0.133 kPa),自服降压药控制尚可 (具体不详),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体格检查


系统检查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 皮肤科检查:右侧阴囊近阴茎根部可见一约 2.8 cm×2.0 cm 黑色斑块,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色素分布欠均 匀,中央可见一绿豆大浅表溃疡(图 1)。皮肤镜检查:大片蓝灰色污斑呈不规则网状分布,并向周围分支状扩展, 中央可见覆有结痂的灶性溃疡。皮损边缘蓝灰色污斑呈枫叶样外观,周边可见细小树枝状血管(图 2A、 B)。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均正常,肝、肾功能,血生化,肿瘤标志物及传染病 4 项(乙肝、丙肝、梅毒、 艾滋病)无异常。胸部 X 线片、心电图、腹部 B 超未见异常。


皮损组织病理检查


表皮基本正常,肿瘤团块位于真皮内,边界清楚,肿瘤细胞由基底样细胞构成,在团块周 边排列成栅栏状,与周围组织间有收缩间隙,部分团块与表皮相连。肿瘤实质中可见黑素细胞、间质中可见噬黑 素细胞(图 3A、 B)。


诊断


阴囊色素性基底细胞癌(pigmentedbasalcellcarcinomaofthescrotum)。


治疗


患者在我院泌尿外科行右侧阴囊基底细胞癌扩大切除术,手术切除范围包括病灶周围 3 cm 以上的阴 囊皮肤全层,深度达睾丸鞘膜层,完整切除病灶,组织病理切片报告基底及切缘未见肿瘤残余。


1646724754456637.jpg

右侧阴囊近阴茎根部黑色斑块,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色素分布欠均匀,中央破溃结痂 图 1 阴囊色素性基底细胞癌患者右侧阴囊皮损


1646724754565109.jpg

A:皮肤镜下可见大片蓝灰色污斑呈不规则网状分布,并向周围分支状扩展,中央可见覆有结痂 的灶性溃疡;B:皮肤镜下皮损边缘蓝灰色污斑呈枫叶样外观,周边可见细小树枝状血管 图 2 阴囊色素性基底细胞癌患者皮损皮肤镜图像


1646724754169263.jpg

A:大片基底样角质形成细胞从表皮向真皮延伸,周围形成栅栏状结构,与周围组织间有收缩 间隙,可见不规则分布的黑色素、黑色素细胞及真皮中散在分布的噬黑素细胞;B:肿瘤团块 位于真皮内,边界清楚,肿瘤细胞由基底样细胞构成,在团块周边排列成栅栏状,与周围组织 间有收缩间隙,肿瘤实质中可见黑素细胞、间质中可见噬黑素细胞(HE 染色 A: ×40; B×100) 图 3 阴囊色素性基底细胞癌患者皮损组织病理像


简介


基底细胞癌起源于基底细胞或毛囊外根鞘细胞,好发于头面部的光暴露部位,研究表明 290~320 nm 中波紫外线(UVB)在本病发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1]。Gibson 和 Ahmed[2]报告在 18 943 例基底细胞癌中,发生于肛 周及外生殖器者仅 51 例(0.27%),平均发病年龄 73 岁,并认为发生于阴囊、肛周、女性外阴处的基底细胞癌可能 与卫生条件较差、局部慢性皮肤刺激、既往放射线治疗以及接触有毒物质砷等有关。由于该部位的特殊性,曾被 怀疑发病是否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但研究并未发现两者存在直接相关[3]。


阴囊基底细胞癌通常表现为阴囊部位的丘疹、结节、斑片或斑块,皮损后期容易出现破溃[4]。当老年患者阴囊 皮肤出现上述症状时,临床医生应想到基底细胞癌、脂溢性角化病、鲍恩病、乳房外 Paget 病、黑素瘤等肿瘤性疾 病,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检查。郝军峰等[5]报告发生于生殖器部位基底细胞癌多为结节型与色素型和(或)溃疡型 的混合型,其组织病理特点与其他光曝露部位皮损无明显差异,其病理分型与临床分型相对应。本病治疗主要为 外科局部扩大切除,尤其提倡使用治愈率更高的 Mohs 显微外科手术,通常不必行淋巴结清除术[6]。若患者不愿或 不能耐受手术,可选择单独外用咪喹莫特、局部Ⅹ射线照射、光动力疗法等。基底细胞癌属低度恶性肿瘤,发展缓 慢,很少发生转移,转移率仅为 0.0028%~0.55%。但阴囊基底细胞癌的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已有淋巴结、肺、骨转移的报道,研究还发现转移可能与老龄、长期忽视、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原发肿瘤切除不彻底等高 危因素有关[7]。戴波等[8]报告 7 例阴囊基底细胞癌,其中 1 例发生淋巴结转移, 1 例发生肺部转移。本例皮损经完整 切除后,随访至今未见复发或转移。


临床常因肿瘤生长在阴囊部位不易被早期发现,或患者觉得尴尬不就诊,或发病部位特殊导致临床医生认 识不足而造成误诊,最终导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对于发生于该特殊部位、诊断不明确且持续存在的皮 损,均应及时手术切除并行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


参考文献略。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