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色素性分界线病例分析

2022.3.08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4岁。双小腿色素沉着线6个月。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的双小腿出现褐色线,初起时不明显,后颜色逐渐加深,右小腿呈多条分布,左小腿呈一条。约2个月后褐色线不再加深,至今未见变化,无自觉症状,未予治疗。既往体健,否认服用避孕药及性激素类药物史,也无家族遗传病史及类似疾病史。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右小腿内侧散在分布数条纵向浅褐色色素沉着线,左小腿外侧一条纵向浅褐色色素沉着线,界清,表面光滑、无鳞屑、无萎缩、无硬化、浅表感觉无异常(图1)。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甲状腺功能、性激素均正常。诊断:色素性分界线。未予治疗,随访中。

图1色素性分界线皮损


2讨论


色素性分界线( pigmentary dermarcationline,PDL) 又称 Futcher 线或 Voigt 线,由 Matzumoto 于1913 年首先报道[1],是存在于色素沉着与相邻色素减退区之间的一种散在而鲜明的肤色改变[2],一般呈线性分布,但有时境界不清,表现为色素带或斑片。色素性分界线常呈双侧性和对称性分布。根据皮损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6种类型:A型沿上臂外侧向胸部不同程度延伸;B型沿下肢后正中线延伸;C型胸部的双侧正中和正中旁线和腹部中线延伸;D型沿脊柱中线延伸;E型胸部对称性斜形走行的色素减退性斑;F型面部色素分界线[3]。色素性分界线可以既不完全沿Blaschko线分布,也不完全按神经支配的皮区排列。病因不清可能属于色素沉着的一种正常变异,可能与性激素、遗传、神经受压迫等有关。色素性分界线的组织病理无特异性。主要依靠色素线的特征性分布来诊断[2]。大多数可自行消退,因此不需特殊治疗。对于持续不消退的色素性分界线可应用Q开关绿宝石激光进行治疗[4]。本例患者发生在未妊娠女性患者,属于B型,分布不对称,临床少见。


参考文献略。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