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沿Blaschko线分布雀斑样痣病例分析

2022.2.05

临床资料


患儿,女,11 岁。因下腹中部、右侧会阴、臀 部及右下肢淡褐色斑疹 8 年,于 2017 年 8 月 12 日 就诊。8 年前,无明显诱因患儿右股部出现线状分 布散在针尖至米粒大小淡褐色斑疹,后皮损逐渐增 多,向上扩展至右侧会阴、臀部及下腹中部,向下 至右足踝部,皮损持续存在,无季节轻重变化,无 明显自觉症状。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色素沉着过 度”,未予治疗。患儿为足月剖腹产、第一胎第一产, 出生体重正常,Apgar 评分8 分。既往体健,否认 家族遗传病史。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 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 :下腹中部、右侧会阴、 臀部及右下肢至足踝处可见沿 Blaschko 线分布针尖 至米粒大小密集、不融合淡褐色斑疹,表面光滑无 鳞屑(图 1)。臀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轻度角化过度, 棘层轻度肥厚,表皮突下延,个别表皮突基底层色素明显增多,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图 2)。诊断 :雀斑样痣(沿 Blaschko 线分布)。患 儿家属拒绝 Q 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建议,随访至 今 1 年余,皮损无明显扩展。


1565003881328849.png

下腹中部、右侧会阴、臀部及右下肢至足踝处可见沿 Blaschko 线分布的针尖至米粒大小密集、不融合淡褐色斑疹 图1 沿Blaschko线分布雀斑样痣患儿皮损临床表现表皮轻度角化过度,棘层轻度肥厚,表皮突下延,个别表皮突基底层色素明显增多, 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图2 雀斑样痣患儿臀部皮损组织病理(HE染色×100)



讨论


雀斑样痣是一种常见的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出生 即有或婴儿期发病,为暗棕色斑疹,似雀斑样 [1],日 晒后颜色不加深,冬季亦不消失 [2]。但沿 Blaschko 线分布的雀斑样痣,临床较为少见且鲜有报道。 Blaschko 线的分布在颈前呈“V”形,上胸部、背部、 腰部、臀部大致呈“M”形,腹部正中线两侧大致 呈“S”形,四肢的Blaschko 线大致沿肢体长轴分 布 [3]。Blaschko 线是人体表一种特殊的线条排列, 与神经、血管及淋巴管排列无关 [4]。近年研究表明, Blaschko 线的形成可能与遗传学上的嵌合体密切相 关,其被认为是嵌合体引起皮肤嵌合性的临床表现 [3]。人体所有细胞均来源于受 精卵,如果在最初分裂时 发生非致死性突变,则可 继续分裂,形成具有两种 或两种以上不同染色体的 细胞系,称为嵌合体。嵌 合体中发生突变的体细 胞与正常细胞形成的皮 肤交错镶嵌称为皮肤嵌合 性 [5]。Blaschko 线即是皮 肤嵌合性的临床表现。本 例患儿具有典型的雀斑样 痣皮损和组织病理学特征, 且皮损沿Blaschko线分布, 故诊断为沿Blaschko 线分 布的雀斑样痣。 雀斑样痣的治疗多采 用 Q 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波 长 755 nm)进行治疗。国 内学者运用Q 开关翠绿宝 石激光分别对25 例及105 例雀斑样痣患者进行治疗, 发现 80% 患者 [6] 经过 3 次 治疗即可痊愈,平均约需 1.8 次 [6,7]。对105 例雀斑 样痣患者随访6~36个月, 有 2 例分别于术后 12 个月 及 18 个月部分复发,经再 次治疗后痊愈 [7]。本例患 儿家属考虑皮损为非暴露 部位及经济原因,暂拒绝治疗。


参考文献略。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