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线状和漩涡状痣样过度黑素沉着病单双侧病例分析

2022.2.23


1 病历资料


例 1.男, 3 岁。例 2.女, 1 岁。因出生时斑疹,分别于 2014 年 6 月 13 日及 2014 年 7 月 2 日来我院皮肤科 就诊。患儿自出生后即发现躯干、四肢有线状和带状色素沉着斑,缓慢进展至颈部、面部。病程中无瘙痒。既往 身体健康,父母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体格检查:发育正常,智力正常,各系统检查无异 常。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颈部、面部均可见呈线状、 条带状、漩涡状分布的色素沉着斑,沿 Blaschko 线非对 称分布,背部皮损呈漩涡状分布;其中例 1 皮损位于身 体右侧(图 1A、 B),正中线左侧未见类似皮损;例 2 皮 损双侧不对称分布(图 1C)。局部皮肤无红斑、丘疹、 水 疱、隆起及鳞屑等表现,掌跖、黏膜及眼睛无受累。诊断:线状和漩涡状痣样过度黑素沉着病。 未给予治疗,随访近 1 年, 2 例患儿皮损均有缓慢 进展并向颈、面部扩张趋势。


1645604999944697.jpg

A:(例 1)胸部右侧、右侧上下肢呈线状、条带状及漩涡状分布的色素沉着斑,沿 Blaschko 线非对称分布;B:(例 1)背 部皮损呈漩涡状分布;C:(例 2)背部及四肢线状、条带状及漩涡状分布的色素沉着斑,沿 Blaschko 线非对称分布 图1 线状和漩涡状痣样过度黑素沉着病(例 1)患儿躯干及四肢皮损


2 讨 论


线状和漩涡状痣样过度黑素沉着病于 1988 年由 Kalter 等[1]首次报告并命名。总结本病临床特征包括: 出生时或生后数周出现皮损,逐渐进展, 3 岁以后趋于 稳定;无性别差异;无家族遗传倾向;色素沉着前无红 斑及水疱等炎症表现,无自觉症状;皮损表现为线状、 带状及漩涡状色素沉着,沿 Blaschko 线非对称性分布;本病组织病理特征是色素沉着处基底层黑素增加,无真皮色素失禁及噬色素细胞增多等表现;损害不累及黏膜、眼睛及掌跖;部分患者可以出现其他异常。目前报道与本病并发出现的异常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智力体格发育异常及先天性心脏病等[2-4]。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国外有报道,胚胎发育 时体细胞的镶嵌可能是潜在的病因[5]。本病需与色素 失禁症等相鉴别。色素失禁症为 X 性连锁显性遗传,发病者几乎均为女性,色素沉着前均有红斑和水疱等 炎症表现。极少数新生儿色素失禁症出生时即有表 现,但均为炎症期。结合组织病理表现可以鉴别。因本 病累及面部[6],治疗方法和疗效需进一步探讨。 目前报道的患者绝大多数为双侧分布,常建民等[7]2009年报告1例为右侧单侧分布的线状和漩涡状痣样 过度黑素沉着病 1例;国内报告年龄最小病例为 10个 月; 3岁后趋于稳定。我们的报告包括 1例双侧分布及1 例单侧分布,较为少见;随访 1 年 2 例患儿皮损均有向 颈部、面部缓慢进展趋势。目前仍在进一步随访中。


参考文献略。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