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左前上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突出胸腔生长病例分析

2022.3.24

患者,男,50岁。胸部CT检查示左侧纵隔占位3天,偶发咳嗽、胸闷、左胸隐痛。体检:全身无肿大淋巴结,无颈静脉怒张;左侧颈部可触及肿块,活动度差,无压痛,气管稍向右偏;胸廓对称,左上肺呼吸音减弱,心脏无异常。


胸部增强CT示:左前上纵隔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5.8 cm×5.2 cm,增强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邻近气管受压右偏,肿块与左侧神经根分界不清(图1~3)。气管镜检查示:气管未见占位,气管上段探及肿物。行TNNA6针穿刺,送检病理,镜下见:炎性渗出及少许软骨、脂肪和上皮成分。


2012年2月在全麻下行颈胸联合手术。术中探查见肿物上段位于颈部右侧颈血管鞘后方,大部分位于胸腔内,少部分位于静脉角处,基底部位于左前上纵隔,主动脉弓上方,气管上段受压处紧密粘连。分离粘连,完整切除肿瘤。肉眼见肿瘤呈囊实性,大小约8 cm×4 cm ×2 cm,切开后有暗红色液体流出。


术后病理诊断:(纵隔)血管源性肿瘤,符合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图4)。免疫组化示:CD34(+),CD31(+),D2-40( -),Desmin(-),SMA(-),CK(灶+),Ki-67(部分+)。术后结合病理诊断:左前上纵隔海绵状血管瘤。


1648117099406962.jpg


讨论


纵隔血管瘤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为胚胎期血管发育异常增生所致,以海绵状血管瘤多见,部分为毛细血管瘤。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40岁以前多见,10岁以下高发,无明显性别差异。纵隔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前纵隔,后纵隔次之,中纵隔罕见,极少累计多纵隔。大约33%~35%的患者无临床症状,其余表现为胸痛、咳嗽和呼吸困难等非特异性症状,主要与肿块对邻近结构的压迫或浸润有关。


组织学上,镜下海绵状血管瘤由大量内衬单层内皮细胞的扩张血管组成,管腔内有纤维组织分隔,某些区域有间质性炎性浸润,纤维组织增生。CT平扫密度较低,多数密度不均,其内可见钙化或静脉石,肿瘤的钙化和静脉石是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多数纵隔海绵状血管瘤CT检查示边缘光滑锐利,局部与邻近结构界限模糊或关系密切,较少向胸腔外延伸]。本例肿瘤位于左前上纵隔,向上生长突出胸腔向颈部延伸生长,较为罕见,对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辅助诊断可能具特征性。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属良性血管瘤,治疗首选手术完整切除。术前肿瘤CT平扫及增强有重要辅助诊断及治疗指导意义,本例肿瘤上段与左侧神经根和静脉角邻近。术中分离肿瘤较为困难,术后患者出现乳糜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