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病例分析

2022.3.03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9岁.双侧手,足角化性丘疹10年。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侧手、足出现散在性角化性丘疹,丘疹表面角质物可以抠除,但不久又会出现,不痒不痛,未予重视。后皮疹逐渐增多,并发展至双侧踝关节周围,就诊于当地医院(具体诊断和治疗不详)。疗效欠佳;病情持续。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糖尿病史及甲亢病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史。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科情况:双侧手、足及踝关节周围密集性分布的角化性丘疹,暗红色,丘疹直径1~5mm,表面干燥,去除丘疹表面的鳞屑后见带光泽的红色基底,无小出血点(图1).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生化等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表皮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致密的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图2)。诊断: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治疗上给予0.1%维A酸乳膏">维A酸乳膏儿(迪维)外用,皮患者皮损稍好转,目前仍在随访中。


图1 右足皮损



图2 皮损组织病理


2讨论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又称Flegel病,是一种罕见的角化异常性皮肤病,由Flegel于1958年首次报道。本病病因不明,曾有报道认为本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定突变的基因位点以及充足的临床证据。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好发于30~60岁之间,患者多为男性,部分伴有糖尿病或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皮疹好发于手背、足背,此外也可以见于前臂、小腿、大腿、手掌或足趾;Knishnan和Kar报告1例罕见发生于皮肤褶皱部位(腋窝、颈部、项背部、肘窝)及眼周,并可见Koebner现象。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典型皮疹表现为对称性分布、直径1~5mm的棕红色疣状角化性丘疹,去除表面痂皮后出现红色基底,并可见小出血点,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伴有轻度瘙痒。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皮肤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角化过度,可伴有角化不全,其下方表皮萎缩,颗粒层变薄或消失,损害边缘不规则棘层肥厚呈乳头瘤样增生,类似塔尖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可见带状单一核细胞浸润,新老皮损均无巨大的角栓;晚期皮损仅见局灶性角化过度而未见表皮萎缩棘真皮浸润。超微结构上,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皮损表皮存在Odland小体的数量火质量的改变,主要是Odland小体的数量减少或缺失、空泡形成或异常的薄片状覆盖的Odland 小体;真皮浸润的淋巴细胞部分有脑回状核,类似sezary细胞。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发病机制不明,Price认为本病患者存在角蛋白增生的异常,因Odland 小体可影响表皮角质层细胞脱落的减少,从而导致角化过度;Buchner认为激活的CD4+T淋巴细胞可刺激各种细胞,因此淋巴细胞在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Jang等则认为针对表皮细胞的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可能在持久性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临床上,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需要与疣状肢端角化病、灰泥角化病、Mibelli汗孔角化症、kyrle病棘Darier病等相鉴别。疣状肢端角化病临床多位幼年发病,组织病理学上真皮浅层无致密性炎细胞浸润。灰泥角化病与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均可位于四肢远端,但灰泥角化病皮损无红斑基础上的灰白色丘疹,组织病理学上有表皮增生,而真皮无单一核细胞呈带状浸润。Mibelli汗孔角化症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角化不全柱(鸡眼样板)。而真皮浅层无单一核细胞呈带状浸润。Kyrle病又称为毛囊和毛囊旁角化过度症,临床皮损较大且与毛囊有关,组织病理学上表现为巨大的角栓带并有角化不全细胞组成的角栓穿通表皮深达真皮。Darier病又称为毛囊角化病,组织病理学上表现为基底层上裂隙形成(棘层松解)。并可见特征性的圆体细胞和谷粒细胞。


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国外文献报道口服维A酸,外用维A乳膏。%%-5氟尿嘧啶乳膏、糖皮质激素软膏、卡泊三醇软膏,液氮冷冻及PIUVA等均有效,但只能暂时改善;血糖高者可予降糖处理。综合国内文献报道,部分病例具有家族遗传史,但均无糖尿病史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本例患者为男性59岁,病史10年,皮损表现为暗红色角化性丘疹;组织病理显示角化过度、表皮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致密的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患者虽无务家族史,但结合临床及皮肤组织病理特性,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诊断明确,因患者拒口服维A酸制剂治疗,故给予维A酸乳膏外用,目前仍在随访中。


参考文献略。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