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颅内原发纤维肉瘤多处远隔转移病例分析

2022.1.12

1.病例资料

 

21岁男性,因突发倒地意识不清10min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抽搐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颅脑CT及MRI检查示右额叶血肿(图1A~C),颅脑CTA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图1D)。治疗6d后,仍诉头痛、头晕,遂来我院诊治。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颈部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阳性。入院后DSA示右额叶见一小血管团(图1E),考虑右额叶脑血管畸形。完善术前准备后,行右额脑血管畸形切除术。

 

术中见病灶和硬脑膜粘连,局部硬脑膜变厚,血运丰富,边界欠清,深入脑实质内。清除血肿,全切病灶并切除部分与病灶粘连紧密的硬脑膜,术腔渗血广泛。术后病理诊断为纤维肉瘤。头部切口愈合后,间断性放疗17次。半年后,左侧额部头皮出现约2cm×2.5cm的隆起,质韧,边界不清。颅脑CT示右侧额骨骨瓣形成,局部低密度,左侧额部皮下肿物,相邻部位颅骨侵蚀(图1F、1G)。

 

颅脑MRI示右侧额叶内长T1、长T2信号,DWI呈混杂低信号,增强扫描见小片状强化,左侧额部皮肤隆起,相应部位颅骨变薄(图1H)。考虑纤维肉颅外转移,再行左侧额部纤维肉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纤维肉瘤。术后PET-CT检查示右侧额叶纤维肉瘤术后及放疗后改变,未见明显肿瘤复发,左侧额部纤维肉瘤切除未见明显残留,T3右侧椎弓根及横突骨质破坏。然后,脊柱病灶切除术中见纤维肉瘤侵蚀T3的棘突右侧横突椎板及右侧椎弓根,行T3的棘突右侧横突椎板及右侧椎弓根切除,钉棒内固定。术后病理示纤维肉瘤。术后行间断放疗。半年后,纤维肉瘤多处播散,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1602632931231625.png

1602632952136694.png

图1 颅内原发纤维肉瘤手术前后影像。A.术前CT;B、C.术前MRI;D.术前CTA;E.术前DSA;F、G.术后CT;H.术后MRI

 

2.讨论

 

纤维肉瘤是由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形成的恶性肿瘤。颅内原发纤维肉瘤多来源于硬脑膜间充质细胞、软脑膜、脑血管外膜,脉络膜丛。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灰白色鱼肉状,常伴有出血、坏死,偶见钙化及粘液样变性。以青年多见。颅脑CT及MRI检查无特异性表现,但可以了解肿瘤的内部结构、范围以及与周围脑组织、神经、血管的关系。术前应尽可能地完善MRI增强、DWI、PWI及波普分析,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确诊依赖术后病理检查。

 

纤维肉瘤以手术治疗为主,目的是全切肿瘤,但其边界不清,很难全切肿瘤,边界部位的快速病理可以有效提示肿瘤是否全部切除,根据术中病理结果要扩大范围切除,减少术后远隔转移的几率,术后应行放疗或化疗,但放疗和化疗的效果尚不明确。颅内原发纤维肉瘤的中位生存期在6~9个月,术后局部复发及远隔转移常见。

 

本文病例以右额叶脑出血发病;CTA示无明显异常;DSA检查示右额叶见一小血管团,现回顾分析应考虑肿瘤染色;术中发现病变与硬脑膜粘连紧密,边界不清,血运丰富,并未考虑为肿瘤,未行硬脑膜及肿瘤周围扩大切除;术后病理结果为纤维肉瘤。基于此病例,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脑出血的病人,若术中发现与硬脑膜或脑血管的外膜关系紧密,且呈浸润性,灰白色鱼肉状,应高度怀疑为纤维肉瘤;术中应行快速病理检查并根据病理结果进行扩大范围切除。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