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并发假性囊肿诊疗分析-2

2022.2.05

开窗术后6个月复查MRI,可见混杂水肿信号区消失(图12)。病理结果示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伴有新近和陈旧出血,未见椎间盘组织和上皮细胞,部分囊壁含有血管(图13)。


图8.png


图13.png


讨论


(一)临床病理特点。Young等于2009年首次报道了2例髓核摘除术后并发囊肿,因囊壁不完整,为与椎间盘囊肿区别,而命名为术后椎间盘假性囊肿(PDP)。PDP是一种罕见的PELD、MED、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后并发症,Kang等报道的PELD术后PDP发生率为1%(1503例PELD患者术后发生15例PDP)。Ryutaro等报道的PDP发生率则仅为0.28%(359例PELD患者术后发生2例PDP)。Chiba等于2001年首次将囊内容物与椎间盘相通的椎管内髓外囊肿命名为椎间盘囊肿(discalcyst),并总结了其特点。其后Shiboi等撰文认为,PDP也具备椎间盘囊肿的特点:(1)与椎间盘突出症相似的根性症状;(2)好发于亚洲人群,尤其是年轻男性;(3)累及的椎间盘的退变较轻微;(4)椎间盘造影证实,囊肿与椎间盘有蒂相连通;(5)囊液多为血性液体或血清;(6)病理切片发现囊壁多为纤维结缔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或炎性肉芽组织增生,有时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缺乏椎间盘组织和上皮细胞;(7)MRI在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有很高的价值———MRI显示椎间盘周围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的囊性结构,增强扫描可见囊壁环形强化。


笔者在Pubmed以“discalpseudocyst”、“annularpseudocyst”检索出6篇英文文献,其中欧美文献1篇,亚洲文献(日本、韩国、印度)5篇。在中国知网和万方平台以“椎间盘假性囊肿”检索出1篇中文文献。7篇文献及本组共报道39例PDP。其中,94.87%(37例)的患者为亚洲患者(主要是中、日、韩,共36例),均为PELD、MED术后并发PDP。仅有5.13%(2例)的患者为欧美患者,且均为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后并发PDP,无1例PELD、MED术后的病例。说明PDP好发于亚洲人群。Chung等报道了12例PDP病例,文中依据术后MRI证实PDP存在的检查时间来计算PDP的形成时间,PELD术后并发PDP的平均时间约为1个月。我们根据相同方法统计了文献报道的39例病例,则PDP的平均形成时间约为61d,而剔除2例欧美椎板开窗术后PDP的病例后,PELD、MED术后并发PDP的平均时间则为42d,与Chung报道基本一致。然而,部分无症状患者是常规术后复查时才发现PDP的存在,其实PDP早已形成。有症状患者则会更早来院复查而相比无症状患者更早发现PDP。所以,文献报道的PDP形成时间仅供参考,并不能真实反映术后形成PDP的真实时间。笔者结合研究和相关文献报道,认为PDP形成于PELD、MED术后早期。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