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误诊为颈椎病病例分析

2022.2.17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当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所诱发的短暂的眩晕,并伴有眼震和自主神经症状,是前庭周围性眩晕最常见的一种。因其老年人多见,且由头颈活动诱发,易误诊为颈椎病。本研究报道2例误诊时间比较长的典型病例,结合文献阐明其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女,59岁,于37年前被牛撞击摔到,当时无昏迷,多处皮肤擦伤,四肢均可活动,无头痛、头晕,未行特殊治疗。几天后夜间翻身时突然出现头晕,视物旋转,持续十几秒后消失,以后每于翻身或平卧位出现阵发性头晕,视物旋转,伴恶心,偶有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质,无明显丛集期,侧卧好转,行走时左右转头也可诱发头晕,持续约数秒钟到数分钟后缓解,伴随头部不适、不敢活动,无其他后遗症状。每天均发作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行颈椎X线片检查示颈椎间盘突出,诊断为颈椎病,考虑为外伤引起,经口服药物及牵引等治疗持续10余天缓解。以后每年发作5~8次,均与头位活动有关,每次持续10~20d不等,多次行颈椎X线片、颈椎CT、MRI示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行牵引、按摩、理疗及口服药物等综合治疗好转。2017年10月25日头晕较前明显加重,平卧、左侧卧位时头晕发作,伴恶心、呕吐。头晕发作时无耳鸣、耳阻塞感及听力减退,偶有心慌,无胸痛、胸闷,无头痛、四肢无力等,就诊于当地医院,头颅MRI、MRA等检查诊为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给予输液治疗(具体治疗不详),3d后病情无好转,随就诊于本院,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行Dix-Hallpihe试验和Roll-test试验,诊断为左后半规管及水平半规管BPPV,采用epley手法复位和Barbecue翻滚法复位7次头晕消失,正常生活,随访6个月无复发。


病例2:患者,男,56岁,发作性眩晕3年,有高血压病史8年,糖尿病史5年,血压、血糖控制较好。3年前劳累后低头时突然出现眩晕,持续十几秒消失,后翻身时也出现类似症状,行走、坐位、站立均无头晕,到当地医院行颈椎CT示颈椎病,经口服药物、牵引、针灸等治疗逐渐好转。1年前又出现类似症状,到当地医院行头颅MRI、MRA等检查示腔隙性脑梗死、左侧椎动脉较右侧细,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脑梗死,住院治疗十几天好转出院,3年来发作5次,均经输液、按摩等综合治疗好转。3个月前连续饮酒后早晨起床时突然出现眩晕,伴恶心、呕吐、出汗,到当地医院行头颅MRI示腔隙性脑梗死,颈椎MRI示颈椎间盘突出、左侧椎动脉孔较右侧小,CTA示左侧椎动脉较右侧细,诊断为脑梗死、颈椎病,经输液治疗无好转且血压较前升高到180/110mmHg(1mmHg=0.133kPa),患者佩戴颈托在家人搀扶下到本院,紧张、焦虑,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行Dix-Hallpihe试验和Roll-test试验,诊断为双侧后半规管BPPV,采用epley手法行左后半规管BPPV复位,复位后患者恶心、呕吐明显,给予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后逐渐缓解,休息30min后行右后半规管BPPV复位一次,头晕、恶心、呕吐立即消失,并给予健康教育,解释病情,患者紧张、焦虑消失,血压较前平稳,随访至今无复发。


讨论


BPPV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是最常见的源于内耳的眩晕病。当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短暂的眩晕,持续数秒或数十秒不等,在短暂眩晕发作后可有持续性头晕、漂浮或不稳的感觉,可伴有自主神经症状,除非继发于其他疾病,一般不伴有听力障碍或神经系统症状。该病具有自限性,复发率高,其复发率为20%~30%,10年复发率高达50%。常累及的半规管为后半规管(占85%~90%),其次为水平半规管(占5%~10%),最少受累的是上半规管(占2%)。可见于各年龄段,老年人多见,Hilton发现发病的高峰年龄在60~70岁之间,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高血压、偏头痛、高脂血症、糖尿病、骨质疏松均是该病的好发因素。


BPPV于头部活动诱发,因多为老年人,且头、颈部CT或MRI多有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腔隙性脑梗死等易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脑供血不足等。郭权来等利用计算机检索1979年1月~2016年9月CNKI、VIP、CBM及万方数据库的文献发现,BPPV误诊的疾病:后循环缺血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占首位为24.58%,颈椎病居第二位为21.80%,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居第三位占19.09%。颈椎是联通人体与大脑的枢纽,包含着很多可能与头晕相关的结构,如颈动脉、椎动脉、颈动脉窦、深感觉传导束、交感神经丛等。而且,大家都有一种很直观的生活体验:当我们出现头晕眩晕时,活动头部会使头晕不适的症状加重,于是,很多患者和医生很自然的会将头晕(眩晕)的发作归罪于颈椎病,很多患者首诊于骨科。几乎各种头晕都会引起颈部肌肉僵硬、肌张力高、痉挛等,这是人体对反射的保护作用,中老年人几乎都有颈椎退行性病变,不能将这些年龄相关的疾病都误认为病因。


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有3个假说:(1)交感神经假说:具体指颈椎骨质增生刺激了包绕椎动脉的交感神经丛,交感受刺激后引起椎动脉收缩或局部压迫椎动脉后导致后循环缺血、缺氧,致使临床出现眩晕发作。然而后来的研究均未能证明存在交感神经或血管的改变,因此,此学说目前已被国外的学术界淘汰;(2)深感觉传入假说:颈部深感觉感受器、关节感受器经颈后根与前庭发生联系,影响协调和姿势调整,而非骨质压迫脊髓及神经所致;(3)血管假说:是指转头使椎动脉受压导致后循环供血明显下降,出现一过性症状。其诊断标准极其严格,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头部正中位时血管显影正常;(2)转颈后血管造影确实看到压迫,血流中断;(3)TCD监测椎动脉以后的血管如基底动脉或大脑后动脉,在转颈前血流正常,转颈后血流中断,血流中断一直持续至头位恢复至正中位压迫解除时,血流恢复时比基础血流约增加10%;(4)强调与转颈、血流中断一致的临床症状:转颈前无症状,转颈后出现症状,症状一直持续至头恢复至正中位,血流恢复时症状才消失;(5)强调临床症状除了晕,还应有其他脑干小脑症状如意识下降、视力模糊、言语含糊、跌倒、肢体麻木无力等。


按照这样的诊断标准,韩国8家中心连续3年共收集到21例患者,也就是每家中心一年也不到1个,从中可以看出这样的病例实属罕见。早在2001年和2006年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概念已不再推荐使用,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颈椎病、脑供血不足并不是头晕(眩晕)的主要原因,BPPV、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前庭性偏头痛、突发性耳聋伴头晕为最常见的5种眩晕类疾病。国内专家也呼吁应该淘汰颈性头晕或颈性眩晕的诊断概念。头晕相关疾病表现各异、病因复杂,分布在不同学科,诊疗不规范,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对头晕(眩晕)患者,需及早转诊神经内科、耳鼻喉科、眩晕专科,以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就医时间,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