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 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病例分析

2022.3.06

患者女,36岁。因“双下肢麻木,步态不稳,进行性加重5月”入院。查体:脊柱无畸形,双下肢小腿外侧皮肤针刺痛觉减退,左侧重于右侧,双侧膝反射、跟腱反射减弱,双重髂腰肌、股四头肌、胫前肌、拇指屈肌肌力约Ⅳ级,鞍区感觉正常,肛门反射存在,双侧病理征(-)。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MRI表现(图1~5):T8~T9椎体水平椎管后部见梭形稍长T2、等Tl信号肿物,大小约44 mm×16 mm×21 mm,信号均匀,边界清楚,并见病灶有突入双侧椎间孔生长的趋势;增强扫描肿物明显强化且宽基底附着于椎管后壁,同水平脊髓受压变扁前移。术后病理诊断:T5~T9椎管内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图6)。

 

1646568600407942.png

1646568601572735.png


图1~3病灶呈梭形或纺锤形,沿椎管纵轴并紧贴椎管后壁生长,T1WI呈均匀等信号,T2WI呈均匀高信号,同水平脊髓受压前移,硬膜外间隙增宽;图4,5增强扫描,矢状位病灶两端呈“双尾”征改变(白箭头),病灶有向两侧椎间孔突入生长趋势——“伪足”征(红箭头);图6病理切片示病灶为大小不等毛细血管组成,管腔扩张(血窦),内见血细胞(HE×200)

 

讨论:

 

海绵状血管瘤亦称海绵状血管畸形,属于血管畸形(隐匿性)的一种。主要累及大脑半球、小脑、脑干和脊髓等部位。根据其发生部位分为髓内型、硬脊膜内髓外型、硬脊膜外型,其中以髓内型最多见,单纯位于硬膜外者罕见,笔者对近10年相关文献复习并统计国内报告病例不超过30例。国内报道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占所有脊髓肿瘤的2.1%,国外报道年发病率0.22%,占脊髓血管性疾病的5%~12%,仅占所有硬膜外肿瘤的4%,其中80%发生于胸段椎管,本例病灶发生于T8~T9椎体水平,基本与文献相符。

 

海绵绵状血管瘤由一些薄壁的血管样组织构成,无明显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其内无神经组织,血流速度缓慢,易破裂出血。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且可以多方位、多参数成像,是目前椎管内肿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的最佳方法。

 

复习近年相关文献总结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在脊柱X线平片上可发现椎间孔扩大或有骨质侵蚀的表现;脊髓造影可以显示蛛网膜下腔对比剂的部分或完全梗阻现象;在CT上表现为等密度病灶,与肌肉及脊髓影像不易区分,可发现病变,但难定性;MRI大致表现为:①病灶呈梭形或者椭圆形生长,也可呈分叶状,本例为梭形或纺锤形,椎管纵轴生长,增强扫描上、下两端呈“双尾”状改变;②典型病例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为均匀高信号;而个别病例因瘤内出血、钙化、纤维化或瘤周含铁血黄素沉积导致T1WI、T2WI信号混杂;③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④可压迫、包绕脊髓,有些可压迫邻近骨质,使椎间孔扩大呈“哑铃状”,部分呈“伪足”征向椎管外生长,但无骨质破坏;本例可见病灶压迫脊髓并沿双侧椎间孔向外生长形成“伪足”征,邻近骨质未见骨质破坏;⑤部分病例相应椎体可见小血管瘤,颜剑豪等认为可能为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伴发病灶,对诊断有提示作用。

 

根据本例影像学表现需与硬膜外其他占位性病变鉴别,主要为神经鞘瘤、脊膜瘤、淋巴瘤、转移瘤。

 

①神经鞘瘤起源于神经鞘膜的雪旺氏细胞,为最常见的椎管内肿瘤,以髓外硬膜下多见。好发于颈胸段,多呈孤立结节,有完整包膜。肿瘤向神经孔生长使椎间孔扩大,延及硬膜内外时呈典型的“哑铃”状。呈圆形或类圆形,常位于脊髓背侧,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包膜清楚。邻近脊髓受压变扁、移位,同侧蛛网膜下腔增宽,对侧变窄。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常合并有囊变)。

 

②脊膜瘤起源于蛛网膜细胞,也可起源于蛛网膜和硬脊膜的间质成分,多发生在胸段硬膜下腔,少见于硬膜外,多位于脊髓背外侧,呈广基与硬脊膜相连,边界清楚。T1WI多呈等信号,少数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邻近硬脊膜明显强化并与肿瘤相连——“硬脊膜尾”征,多无椎间孔的扩大。

 

③淋巴瘤多位于硬膜外,常无椎体骨破坏或骨质破坏不明显。肿瘤多表现为T1WI、T2WI呈中等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两者鉴别较困难。

 

④转移瘤一般都可找到原发病灶,常为多发、类圆形,多伴骨质的破坏和周围软组织肿块,一般椎间盘不受累,T2WI呈稍高信号,而海绵状血管瘤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多为环形强化,且较海绵状血管瘤强化弱。

 

综上所述,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椎管内少见病变,与椎管内其他病变鉴别诊断较为困难,临床影像诊断困难。虽然MRI在椎管内疾病定位及定性诊断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在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影像表现体现出一定特征性,但最终诊断还必须结合临床病史及完整的病理资料。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