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距骨软骨母细胞瘤病例分析

2022.3.11

病历资料

  

患者,男,13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后加重,口服吲哚美辛后疼痛稍有缓解,停药后加重,否认外伤史。查体:左踝关节肿胀,内踝尤甚,拒按,局部皮温较高,近期无发热、寒战。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踝关节X线示:左侧距骨局部不规则低密度影,边界尚清,跟距关节间隙模糊(图1);CT示:左侧距骨密度增高,外侧见大小约2.8CM×3.0CM×2.3CM的斑片状低密度影,其内伴絮状高密度影,周围见硬化变(图2);MRI示:左距骨偏内侧不规则膨胀性骨质破坏,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T2WI病灶信号欠均匀,边界清,周围见不连续环形双低信号影(图3)。


1646964588806975.png


入院诊断为:左侧距骨肿瘤。患者于全麻下行距骨肿瘤活检术,取左侧踝关节内侧5CM弧形切口,术中见距骨后内侧骨皮质变薄,呈暗红色,暴露病变部位,见距骨骨质破坏,用刮匙刮除肿瘤组织,骨皮质松软,肿瘤组织呈暗红色,取适量肿瘤组织送检,冲洗伤口后逐层缝合伤口,加压包扎。术后病理:(左距骨)软骨母细胞瘤。一周后行距骨肿瘤刮除植骨术,取踝关节内侧弧形切口长约15CM,以摆据截骨将内踝翻向远端,暴露距骨内侧骨皮质,并在胫骨远端干骺端上方行截骨术,充分暴露距骨,用骨刀及刮匙刮除肿瘤组织至正常骨质后,交替使用石碳酸及无水酒精灭活瘤组织,取右侧髂骨4CM×2CM骨块植入距骨缺损处,内踝复位后以两枚拉力螺钉固定胫骨内踝,逐层缝合伤口,并加压包扎。术后病理:距骨软骨母细胞瘤(图4)。术后半年复查,左踝关节无肿胀,踝关节活动正常,无跛行,负重行走时无疼痛,左踝关节X线示:踝关节间隙正常,距骨骨质改变,未见肿瘤复发征象(图5)。


­­讨­­­论


流行病学特征  软骨母细胞瘤(CB)又称成软骨细胞瘤,是一种软骨来源的良性骨肿瘤。1927年Kolodny等首次将CB描述为“含软骨的巨细胞瘤”,随后Ewing、Codman分别将其称为“钙化性巨细胞瘤”、“骺软骨的巨细胞瘤”,他们均认为CB是骨巨细胞瘤的变异体。


直至1942年JaffeandLichtenstein发现CB与巨细胞瘤不同,好发于长骨骨骺,来源于软骨生殖细胞,将其从骨巨细胞瘤中分离出来,并最终命名为“良性软骨母细胞瘤”。CB发病率极低,约占所有原发性骨肿瘤的1%。好发于长管状骨如肱骨、股骨、胫骨的骨骺,可破坏骺板累及干骺端,完全位于干骺端或骨干的肿瘤一般不考虑此肿瘤,但也有病理确诊报道。CB也可发生于手、足、髌骨、肋骨、髋臼等不典型部位,但较为少见,发生于距骨者占所有CB患者的4%。


CB可发生于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Dahlin等报道的125例CB患者中,90%发生于5~25岁,且男女比例为2:1。Davila等报道的25例发生于手与足的CB患者中,22例发生于足部,且位于跟骨、距骨各8例,男女比例为5:1。蒋智铭等发现18例不典型部位CB患者,年龄>25岁者占55.6%,男女比例为2.6:1。由此可知:CB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男性多见;距骨为足部CB的好发部位;不典型部位CB患者中,男性患病比例更高,且年龄更大。


临床表现  CB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局部疼痛、肿胀最为常见。疼痛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活动后加重。部分患者可出现邻近关节活动受限、关节腔积液,甚至出现病理性骨折、肌肉萎缩及跛行等症状。


诊断  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及最终的病理确诊。

  

X线:典型的X线征象为骨骺端病灶溶骨性、中央性或偏心性生长,边界清楚,无明显膨胀性改变,很少突破骨皮质,边缘硬化带,其内常伴斑点状、片状钙化灶。病灶内出现斑点状钙化是软骨类病变的特征性表现,由软骨钙化和软骨化骨形成所致。韩志巍等报道5例不典型部位CB患者,其中4例X线均为囊性溶骨性破坏,均未见钙化影,3例有硬化边。


Springfield等报道,病变位于距骨时X线表现不典型。可见,与典型部位CB不同,不典型部位CB缺乏典型的X线征象,常有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骨皮质变薄甚至不完整。

  

CT:除能显示X线所见征象外,可更清楚显示病灶及其毗邻关系,如:病灶内钙化情况、病灶周围硬化边缘是否完整、是否有关节受累和病理骨折等,甚至发现病灶内细小的沙粒样钙化。

  

MRI:可清晰显示病灶内软组织成分及周围软组织改变,病灶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破坏区,T1加权呈混杂低信号,T2加权呈中等高信号,与周围正常髓腔分界清楚。

  

病理学检查:大体观:肿瘤组织外观呈棕色-暗红色,内有沙粒状钙化。镜下示:肿瘤组织主要由软骨母细胞、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及软骨样基质构成。软骨母细胞是CB的主要组成部分,呈圆形或多边形,胞体较大且紧密堆积,胞质透明、轻度嗜酸性,细胞核常有纵向核沟;破骨细胞样巨细胞不均匀散在分布;软骨样基质呈嗜酸性,分布于软骨母细胞周围。有时在软骨母细胞周围可有细线样钙盐沉积,称之为“窗格样钙化”,被认为是软骨母细胞瘤典型的病理特征,但仅见于1/3的病例。免疫组化S-100阳性是本病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软骨母细胞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率较低。唐雪峰等报道9例平均年龄19.7岁的CB患者,9例均为囊性溶骨样改变,6例有周围硬化,术前仅有1例确诊。因此,了解CB的影像学表现对提高CB的术前确诊率有重要意义。


鉴别诊断  软骨母细胞瘤常需与以下4种肿瘤相鉴别。


骨巨细胞瘤:好发于20~40岁,常见于长骨干骺端。X线可见膨胀性、偏心性、溶骨样破坏,呈典型的“皂泡样”改变,骨破坏区无骨化及钙化,少有硬化缘。病理学检查:多核巨细胞体积大,均匀分布,瘤细胞间无软骨基质和“窗格样钙化”,免疫组化S-100阴性。CB好发于5~25岁患者的长骨骨骺,X线膨胀性破坏不明显,骨破坏区内常有钙化,有硬化缘,免疫组化S-100常为阳性。


动脉瘤样骨囊肿: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ABC)多见于长骨干骺端,X线片可见病变呈明显蜂窝状、膨胀性生长,病变以囊性成分为主,可呈“气球样”改变,常有液-液平面,很少见实质及钙化。镜下:病灶由大小不等的血窦与宽窄不一的“飘带样”纤维间隔组成。孙博等报道了一例距骨软骨母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病例,此类患者同时具有CB与ABC两种肿瘤成分,若ABC瘤体过大,则常导致CB的漏诊。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多见于长骨干骺端,呈偏心性、囊性生长,典型X线片表现为干骺端“扇贝样”低密度区,钙化少见。病理示肿瘤细胞呈分叶状,小叶边缘细胞密集呈多边形,中央细胞稀疏呈梭形或星芒状,黏液样基质丰富。


内生软骨瘤:好发于20~40岁,多见于短管状骨,骨质破坏区可见钙化,周围少见广泛水肿信号。发生于长骨者,病变多位于干骺端且向骨干方向发展。镜下见肿瘤组织由分化成熟的透明软骨构成,无破骨细胞样巨细胞。


治疗及预后  CB对化疗不敏感,放疗有诱发恶变的可能,因此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多样,主要取决于病变生长部位、范围及关节是否受累等方面。目前最常用的术式为:病灶刮除植骨术。其他的手术方法有:单纯病灶刮除术、病灶刮除并填塞自体骨或骨水泥等。Suneja等报道了53例单纯病灶刮除术的CB患者,所有患者术后至少随访两年,随访最长者为27年,其中有7例(13.2%)发生原位复发,远期功能恢复良好(平均MSTS评分为94.2%)。


Lehner等报道了24例CB病灶刮除术后患者,其中15例植入自体骨或混合植入异体骨,5例仅用骨水泥填充,平均随访85.8个月,仅1例(4.2%)发生原位复发,余患者功能恢复良好。张开伟等报道了12例发生于青少年患者长骨的CB,手术时骺板均未闭合,病灶刮除并植骨术后,平均随访(35±13.3)个月,术后患肢长度较健侧缩短3~17CM,患肢缩短长度与骺板缺损面积呈正相关。


因此,手术刮除病灶时切勿损伤临近关节面与未闭合的骨骺,以免造成邻近关节骨性关节炎与生长畸形。病灶清除后病损较大时需填塞自体骨、异体骨或骨水泥,以恢复解剖结构。填充骨水泥不仅价格低廉,而且骨水泥凝固时散热可杀死残余的肿瘤细胞,降低肿瘤复发率,但散热也可损伤肿瘤邻近关节面与骺板。Mashhour等报道了14例病灶清除联合液氮冷冻疗法与自体髂骨移植的CB病例,术后平均随访49个月,复发率为7.1%,远期功能恢复良好(平均MSTS评分为92.7%)。由此可见,病灶清除术后联合辅助治疗可降低肿瘤复发率。也有报道显示,射频消融和内镜等微创技术也可用于CB的治疗,但病例数较少且随访时间短,目前尚无明确结论。

  

软骨母细胞瘤虽为良性肿瘤,术后大多预后良好,部分有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可能。Ramappa等报道CB有10%~35%的局部复发率。Sohn等报道此肿瘤可远处转移至肺_ENREF_15。术后复发可能与病灶清除不彻底、术中术野污染或肿瘤细胞种植等因素有关。本例患者病灶彻底刮除,并一期瘤腔灭活以减少肿瘤复发,取自体髂骨移植,术后疼痛症状明显改善,但本病有复发和远处转移可能,因此需定期复查随诊。

 

综上所述,CB的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需要骨科及影像科医师对该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有更为充分的认识,以提高术前诊断率。术前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案,彻底清除病灶,降低复发率,从而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