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利多卡因致严重过敏样不良反应病例报告

2022.1.12

利多卡因是目前应用最多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主要用于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作浸润麻醉、表面麻醉使用也十分普遍。因利多卡因应用广泛,关于其不良反应(ADR)的报道也日渐增多,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较为多见,而过敏反应,尤其是严重过敏样ADR亦有报道。本研究就利多卡因致严重过敏样ADR1例患者进行报道,为后期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病例简介

 

患者,男,62岁。以“反复咳嗽2年,加重1周”为主诉,于2017-08-08入住潍坊医学院药学院。既往“陈旧性肺结核”病史,“慢性十二指肠溃疡”10余年,对麻药过敏(具体不详),曾致意识丧失。入院前查胸部CT:左上肺间质改变,可见支气管扩张,局部见蜂窝状阴影;双肺炎症、纤维灶。

 

体格检查:体温(T)36.2℃,心率(P)60次/min,呼吸频率(R)17次/min,血压(BP)122/60mmHg(1mmHg=0.133kPa)。入院诊断:肺炎,支气管扩张,陈旧性肺结核,慢性十二指肠溃疡。为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且考虑到该患者曾有过“丁卡因或普鲁卡因”过敏史,拟行经皮穿刺活检">肺活检术,明确病理诊断(备地塞米松、肾上腺素)。患者于2017-08-18 13:30行CT引导下左上肺穿刺+活检术,手术以1%利多卡因3ml逐层浸润麻醉至胸膜,局部麻醉完毕后患者无不适。

 

术中顺利,术后自CT室转运回病房过程中突发意识不清,数分钟后出现大汗,迅速转至病房后立即给予心电监护,测BP为108/56mmHg,P69次/min,血氧饱和度95%,给予肾上腺素1mg静脉滴注,持续吸氧,测BP为98/50mmHg,P179次/分。后患者出现呕吐,为胃内容物,保持患者头低侧位及时吸出呕吐物,复测BP85/50mmHg,P127次/min,血氧饱和度89%。急查血气分析,同时给予多巴胺20mg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ml+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32ml+多巴胺180mg静脉泵入,之后患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

 

2.讨论

 

患者行CT引导下左上肺穿刺+活检术后,于返回病房途中突发严重过敏样ADR,结合其有过“丁卡因或普鲁卡因”过敏史,遂考虑为利多卡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

 

2.1 ADR相关性分析 

 

由于临床疾病及用药的复杂性,很多情况下ADR与药物之间因果关系的判定是不明确的,需要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估。诺氏评估量表法在药物ADR事件评价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病例采用诺氏评估量表进行利多卡因ADR关联性评价。总分值≥9分,表明该药物与ADR的因果关系为肯定,即具有客观证据及定量检测数据证实;总分值5~8分为很可能有关,即具有客观证据或定量检测结果支持;总分值1~4分为可能有关,即属于既不能够被充分证实,又不能够被完全否定的情况;总分值≤0分属于偶然的或基本无关联的情况。

 

根据患者的情况,应用诺氏评估量表进行利多卡因ADR关联性评价。关联性分析:该患者最终得分为7分,属于“很可能有关”,即具有客观证据或定量检测结果支持。但应注意该患者使用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时时浓度过大,说明书中利多卡因作浸润麻醉或静注区域阻滞用时,用0.25%~0.5%溶液,50~300mg。该患者以1%利多卡因3ml逐层浸润麻醉至胸膜,使用浓度超过说明书要求,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浓度未测,是否超过毒性浓度不得而知。

 

2.2 利多卡因致敏分类 

 

超敏反应是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后,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等异常的适应性免疫应答。通常根据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大致分为Ⅰ、Ⅱ、Ⅲ、IV型[3]。Ⅰ型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或速发型超敏反应,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生物活性递质引起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反应发生快,消退亦快。Ⅱ型超敏反应,由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的参与下,引起的溶细胞型或细胞毒型免疫反应。Ⅲ型超敏反应又称为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变态反应,是由抗原和抗体结合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毛细血管基底膜引起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Ⅳ型超敏反应又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效应T细胞与特异性抗原结合后,引起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通常认为这种超敏反应与抗体和补体无关。对局部麻醉药真正的过敏可能是Ⅰ型超敏反应(由IgE抗体介导的即时超敏反应)或Ⅳ型超敏反应(由致敏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局部麻醉药未观察到Ⅱ型和Ⅲ型过敏反应。

 

结合到该患者,首先应当排除局部麻醉药的毒性反应。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一般是由于超剂量使用引起的,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毒性,该患者利多卡因使用剂量不大,临床表现不符。患者使用利多卡因后突发意识不清,出现大汗,血压骤降,心跳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符合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2.3 利多卡因致敏原因探讨 

 

局部麻醉药据其化学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类:氨基酯类化合物(苯佐卡因、丁哌卡因、布他卡因)和酰胺化合物(利多卡因、丁哌卡因、丙胺卡因)。关于局部麻醉药物的过敏反应,有大量文献证明,局部麻醉药表现出迟发性超敏反应的特性。

 

一些报告还表明,局部麻醉药超敏反应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症状与补体水平降低有关。目前认识较多的一种观点是局部麻醉药超敏反应通过半抗原/半抗原载体蛋白复合物介导,是IgE参与下的一种反应机制,但针对局部麻醉药物特异性IgE的研究仍处于实验阶段。

 

当利多卡因和其他局部麻醉剂注射(皮下或局部灌注)或局部给药时,真正的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是罕见的,占所有报告的ADR的比例<1%。在一项大样本的调查中,2978名患者有29名患者证实了IgE介导的局部麻醉剂药物过敏,报告的患病率为0.97%。99%的局部麻醉药ADR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心理运动反应(如血管迷走神经性发作),对伴随使用的药物(如添加剂和防腐剂)的ADR,对程序创伤的反应和延迟过敏反应。

 

VENEMALM等发表了一例关于甲哌卡因过敏反应的病例报告,利用甲哌卡因ImmunoCAP体外抑制实验的阳性结果,有力地支持了甲哌卡因过敏反应的IgE介导机制。实验证实甲哌卡因对IgE与ImmunoCAP结合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丁哌卡因、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而且这种抑制作用与分子结构相关。丁哌卡因在结构上接近甲哌卡因,其抑制作用程度几乎与甲哌卡因相同,而具有仲胺结构的丙胺卡因的抑制作用要弱得多。分子量>100kD的抗原为强抗原,<10kD的抗原免疫原性较弱。局部麻醉药分子量低,本身并非抗原,但其代谢产物和血浆蛋白结合后,可成为抗原,这在酯类局部麻醉药较多见,酰胺类药则很少发生。

 

这是因为酯类局部麻醉药可被组织或血浆中的假性胆碱酯酶裂解,其代谢产物为PABA,而PABA是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偶联在载体蛋白上可以形成变应原。存在于酯类和酰胺类局部麻醉药中的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其分子结构与PABA相似,而且也可以代谢为PABA,导致了对局部麻醉药中防腐剂的致敏占据了局部麻醉药ADR中的很大比例,而这可能是该病例出现速发型超敏反应的原因。

 

因此,临床上为降低利多卡因用药风险,减少ADR的发生,在应用该药物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药物过敏史,有利多卡因过敏史者禁用,有类似药物过敏史应慎重使用,必要时需做利多卡因皮试(虽然说明书未做要求)。(2)注意利多卡因的用法用量,尤其是浓度应该严格合乎说明书要求,一次给药不要超过最大限量。(3)常规加适量肾上腺素,有效降低ADR发生。(4)局部麻醉药在应用后应仔细观察药液皮丘和皮下浸润后的反应。(5)局部浸润给药速度宜适当放缓。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