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美国检验科有啥不一样?

2021.6.05

2018年9月,我非常有幸参加了由北京华通国康公益基金会(BHGF)组织的“第四期临床检验科主任赴哈佛大学医学院研修班项目”的学习班,使我有机会通过这个交流平台,对美国临床医学实验室组织结构、科室管理和工作现状及科研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有机会与国内各大医院的专家进行经验交流,颇有感受。虽然已过去几个月了,但心里总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因此下面仍然将我的学习体会分享给大家,以期了解中美之间的异同。

硬件旗鼓相当,管理各有不同

哈佛医学实验室规整程度及格局低于国内三甲医院,所用检验设备与国内基本相同,但美国不同实验室有不同的管理标准,大型医院质量管理符合AABB、FACT、TJC、CAP等标准,小型实验室最低符合CLIA88的标准,这比国内要求的ISO15189标准和三甲医院标准要详细。

组织体系成熟,职责划分明晰

美国医院的病理/检验部门的组织结构和人员体系与我国有较大的差异。美国医院的检验科统一归属于病理科,而且检验医师和技术员的岗位和职责分工明确,收入待遇也是差距明显。病理/检验医师培训与临床专科医师培训体系和流程相同,系统全面,考核严格。而我国目前在检验科工作的技术人员绝大部分为检验技师,仅相当于美国的技术员,检验医师极少,并且职责分工不明确。虽然现在我国正在学习美国模式,大力推行检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时把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学位改为理学学士,但是其中关系仍未理顺,改革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哈佛医学院附属贝斯以色列医院是我们考察学习的主要场所,让我感触颇深。作为美国最大型的医院,门诊的诊治量比较大,但医院仅有床位673张。全院医务人员6000余人,其中检验科人员455余人。检验科专职管理人员35人,专职科研人员14人,相比国内专职管理和科研人员几近于无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医院在科研、临床等都有不同的要求标准,各岗位分工明确,根据侧重点来安排和使用人才,使其人尽其才。人员素质、患者隐私保护等高于国内,人员生物安全管理观念意识及执行能力很强。

信息整合度高,打破孤岛藩篱

美国用了大约十年的时间初步建立了基于个人的全国性医疗信息系统,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全国范围内覆盖医院、诊所、药房的个人医疗信息共享,为个人的医疗保健提供全程无间断的主动服务。贝斯以色列医学中心首席信息官约翰.赫卡拉博士介绍说:医疗信息化将颠覆整个社会的模式,看病从病人-医院-医生-开药-缴费-取药的传统模式,转变为病人-医生互联网诊疗模式,即网上缴费-社区医院检查化验-就近的药店取药。在“美国医疗保健信息技术计划”中已建立完整的病人信息档案,包括病人基本医疗信息(可随时调取),病人存在问题,用药史,检查化验报告结果(检验有危急值报告会直接发到病人和医生手机中),患者病情评估,护理康复计划,遗嘱等。近年来我国的各级医疗机构虽然也在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设,有些大型的医院号称已发展成为了数字化医院,但我们国内目前最严重的问题在于信息碎片化,信息系统建设各医疗机构各自为政,相互间无法沟通和联系。如何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广泛有效的信息共享,需要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和要求。

科研投入大,成果转换快

哈佛大学医学院高度关注科研,特别是临床研究,产生了多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他们医疗的领先优势也是得益于有强大的科研成果支持。在科研经费方面,美国政府和医院都给予大力支持,例如,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每年总支出的44亿美元中,科研支出就占了14%。在他们病理检验中心就有多达14人专门从事基础和学术科研,有55人从事临床研究,这是在国内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哈佛医学院百分之八十的员工都在做科研。做科研是每个哈佛人的立足之本,学校依靠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学校与教育研究的基础,再由临床进行验证和转化,实现了科研成果与临床的紧密结合,将科研成果较好的用于解决临床的实际问题。

成熟的激励机制,保障医者职业精神

每一位受聘来到哈佛工作的人,都必须有自己的定位,每个人都按自己定位的岗位职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不断开拓创新,优胜劣汰。这次培训为我们授课的专家,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都做出了非凡的成就,都是该领域的姣姣者。他们在临床工作过程中也总是在考虑着如何去开拓创新,如何去找到更好的办法、更新的技术去为临床服务,为患者服务,让患者受益。正是这种责任担当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才使得哈佛不断有世界顶级的优秀论文和医疗技术的诞生,成就了哈佛医学的辉煌。还有一点特别提到的是美国的医疗体制和机构,总体来说,医疗保障是一个世界难题,既要做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又要让每名患者都满意,的确非常困难,美国也是如此。但应该说美国利用其相对成熟的法律法规和商业保险,将医疗行为、医患关系进行较好的规范。医院的收入、科室的收入、医生的收入均由保险公司支付,其收入多少与医院的水平、医生的水平及诚信密切相关,而不是与医生及医院的创收有多少相关。医务人员不需要考虑收入问题,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患者身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医疗创新之上。

医改还在路上,吾辈任重道远

哈佛之行给我带来一些思考。一是按劳分配带来的思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在社会各个层面都渗透的规律发挥其重要作用,所以专业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可以解决人才培养同质化、人才队伍稳定、分级诊疗等一系列的瓶颈问题。国家医改一直在路上,无奈存在人员总体素质偏低、人口基数大等困难,所以还不尽人意。二是转化医学带来的思考,哈佛医学院的科研投入让人羡慕,转化效率之高也让人佩服。而我们国内,科研工作从上至下被重视,全盘皆兵,各医院评定职称重科研轻临床,导致教学医院、基层医院的从业人员围堵科研项目,科研的意义变了味,并且转化医学率又极低!通过这次交流,我认为哈佛医学院的MD、PHD的定位值得教学医院的借鉴,基层医院的医生各尽其能做好日常疾病的诊治工作即可,同样是优秀人才。

哈佛之行,我的收获还有结交了诸多同行的国内专家,全国各地如此多三甲医院检验科主任一同参加学习班实属难得,大家同吃同住同交流,还利用学习之余组织、自编自演的联欢晚会,充分展示了各地检验科主任管理才能和风采!哈佛研修之旅虽然短暂,但收获颇丰,既是紧张的也是充实的,是场有意义的行程。我们走进哈佛、认识哈佛、了解哈佛,从而学习了新知识,开拓了视野、结识了的新同学,收获了友谊。难忘的哈佛之行!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