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解析了直立穗基因和粒形基因间的分子和遗传互作效应

2021.6.17

  水稻品种产量潜力的提高,归功于株型的改良。而粳稻育种中,由弯曲穗型到直立穗型是十分重要的株型转变,但直立穗品种一般表现出外观品质较差等不良效应。水稻粒形、垩白等外观品质性状均属于复杂的数量性状。育种家很难通过传统方法来高效地改良水稻外观品质。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得到含有优异等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进而分析不同遗传背景中基因间的遗传互作效应,对育种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近期,扬州大学水稻品质性状遗传改良刘巧泉教授课题组完成的题为“Improving grain appearance of erect-panicle japonica rice cultivars by introgression of the null gs9 allele”的研究论文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 JIA) 2021年8期正式发表。

  294023_202106171648261.jpg

  该研究解析了直立穗基因dep1/qpe9-1和粒形基因gs9间的分子和遗传互作效应;通过创建2个高产直立穗品种的不同等位基因组合遗传材料,明确了两个基因间独立调控的机制;利用gs9等位基因可以显著改良粒形、降低垩白,而不影响直立穗品种的株型。

  该研究为直立穗品种外观品质改良提供了技术途径,也可利用相关遗传材料快速改良其他直立穗品种。

  294023_202106171648411.jpg

  扬州大学水稻品质性状遗传改良团队刘巧泉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青年教师赵冬生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91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100501)、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BE2018357)、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BK20200045)、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CX(18)1001)、江苏省PAPD人才项目和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的资助。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