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称导师为“老板”是对师生关系的矮化

2022.12.30

一段时期以来,在一些高校、科研院所,称导师为“老板”之风盛行,有的是研究生背地指称,有的是公开场合当面呼唤,一些教授、导师似乎也习以为常,有的默然许之,甚者乐在其中,这实在不是一个正常现象。众所周知,称呼对应着人与人的关系,展示着双方之间的亲疏、了解程度、尊重与否,以及由此衍生的伦理关系等等。在中国,师生关系历来被认为是最庄严、神圣、纯粹、无私的人伦关系之一,决不能戏谑、矮化乃至丑化、异化。

不是说“老板”这个词不好,只是作为市场经济规则下的产物,它对应的是雇佣关系、利益关系,具有明显的世俗性、功利性。而师生关系更多的是“传道授业解惑”与“求知问道成才”的教学关系,是亦师亦友、教学相长、共同研究、互相促进的学问共同体关系。称老师为“老板”,有形无形中把原本清清爽爽的师生关系矮化为雇主与打工仔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对师生关系的扭曲。好端端的大学、好端端的科研院所,老师就是老师,非要叫“老板”,弱化了学习的氛围,市侩气息太浓,搞得老师没有老师的威严,学生没有学生的样子,实在是一大问题。

近年来,学界对“称导师为‘老板’”现象的批评之声不绝。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就曾公开呼吁科技工作者“不要一喊‘老板’就真是‘老板’了,科技界‘老板’的说法,我总是觉得不好听”;《中国青年报》早先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学生称呼老师为“老板”,45.2%的受访者认为这反映了扭曲的师生关系,38.2%的受访者表示是重项目轻教学的表现;媒体上,一些有识之士明确反对这种叫法,可在一些大学和科研院所里,“老板”之声依然不绝。这里面既有称呼久了、习惯使然,也对应着部分院校里扭曲的教学生态。

比如,在过度强调课题和论文的环境下,一些导师挖空心思争取更多项目,为了完成项目而把所带研究生发展成为科研劳动力。一些导师有项目、有经费,自己赚了钱,再给研究生发点钱,俨然“老板”矣。跟着会来事、擅长搞关系的“富老板”打工,能够过得更滋润;跟着不会钻营的“穷老师”,只能苦哈哈写论文。于是乎,一声“老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导师“捞钱的本领”。至于“老板”压榨打工人,导致研究生压力巨大,也就不足为奇了。问题是,大学、科研院所是精神的灯塔、学问的高地,不是买卖交易的商场,研究生跟着导师是做学问、求真知、学本领的,而非做项目、打短工的,师生关系不能异化为雇佣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声“老板”称呼的背后实则是亟待改进的学风。破题之策在于,进一步改革导师考核评价制度,在看中学术研究成果的同时,更加重视研究生教学质量,督促更多导师潜心投入教学。同时,也应进一步规范导师给研究生派活儿的行为。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明确规定,导师“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各地、各院校应以严格的配套制度确保导师给硕士、博士学生布置的任务与其学位论文密切相关,除此之外,不得随意安排其他无关工作,更不得要求研究生给自己干私活儿,侵犯学生权利。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