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漫谈北大发展与2011年院士增选(二)

2011.12.23

  二、

  回过头来看北大在本次院士增选中的成绩,6位当选院士当然可喜可贺。其实从本年伊始 ,北大就行显示了良好的态势:27位教授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3位教授候选中国工程院 院士。无论是被提名人数或者是进入第二轮(中科院称为初步候选人)的人数都位居各 高校第一位。但鉴于北大历来在中科院院士候选人的提名人数都非常领先,但近几届的 结果都差强人意,所以事前笔者并不太有信心。由此回顾2001年的成绩,实有十年一轮 回的感慨……

  此次北大增选结果,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年轻院士特别多。经过此次增选,北京大学63岁以下(普通教授的退休年龄)的 院士达到了15位(其中7位出生于1955-1959年间,6位60后),在高校中居第一位(隔壁 有10位63岁以下的院士,包括2位55前和8位60后,两校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

  第二,非北大学籍的占绝大多数。真是一看吓一跳,除了严纯华教授是纯北大血统以外 ,其余五位教授居然都没在北大上过学!这种事情是不是只可能发生在北大?

  第三,没在北大做过行政干部的占绝大多数。除了梅宏担任学院院长之外,其余的人只 干过实验室主任之类的学术性职务(高文在来北大之前也曾担任比较重要的行政职务) 。要说这年头,不带"长"的学者真的很难选院士。今年的增选是大学校长年,25位在高 校工作的工程院院士中,有武大、兰大、华东理工、港中文等7位大学校长(包括曾任) ,10位副校长/书记;中国科学院比较有操守,不但南京大学校长不可思议地悲催之外, 而且捧出了1位校长和5位副校长。再次印证了"一位院士就是一座山头"这个真理。

  成绩固然值得欣喜,但不可忽视的是,2000年以来,北大先后有王志均、王仁、邢其毅 、石青云、杨立铭、段学复、冯新德、吴全德、王选、张青莲、季羡林、陈慰峰、董申 保、吴阶平、张滂等15位院士(学部委员)先后谢世(其中王选、吴阶平为两院院士) 。也就是说,2000年以来,不含引进院士(如丁伟岳、王恩哥等),北大在校院士也只是低速增长而已。

  三、

  先说说几个有收获的院系:

  数学科学学院--鄂维南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继平教授连续第六次杯具,成为继友校吴建平同志之后最悲催的人之一。但数学学院还是收获了一枚院士。

  中国计算数学界此前只有四位院士:周毓麟先生年事已高,林群先生(1935年生)、郭柏灵先生(1936年生)不问世事,只有石钟慈先生(1933年生)连任五届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理事长,是大佬中的大佬。石老先生在最后一次投票中力挺鄂维南当选,其中涵义不言自明。所以,对北大而言,外界对于鄂教授是否国内全职的议论根本不必理会,因为他必然是会全职回来的,重点是:如何将这位中国计算数学界未来的领军人留在北大。与王诗宬、田刚不同的是,王田两位均北大出身,而且分别出自姜、张两位门下,但鄂在北大并无根基,此前还差点被上海交通大学给挖了去;以中科院这几年中青年院士后继乏力,老爱从高校挖人去当所长的路数来看,说不定那边也是虎视眈眈。到了院士这一层,待遇神马的都是浮云,施展空间最为重要。对于鄂维南这位全球华人计算数学界的佼佼者,同时也对振兴中国计算数学界充满抱负的数学家来说,如何予以良好的平台,让其充分发挥其影响力和雄心壮志,是北大以及北大数学学院需要特别考虑的。我们特别希望看到田刚和鄂维南两位国际知名数学家以北大为舞台,联袂将北大的基础数学与计算数学推向世界。从某种意义上来斗胆讲一句:可能北大数院院长的位子才是合适且具有吸引力的岗位,就看北大嫡系们有否这个魄力了。

  多说一点不相关的话:此次增选使得数学界的图谱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北大数院拥有了7位非资深院士,最年长的姜、张两位要到2017年失去投票权;而中科院数学院在数理学部目前有8个投票权,其中石钟慈和林群分别将在2013和2015年失去投票权,也就是说,未来两届增选,北大会与中科院数学院争夺最大的投票权。另一方面,南开大学拥有三位非资深院士(特别是两位目前最年轻的数学院士均出自南开),超越了复旦而位居第三,虽然复旦目前因为谷老先生坐镇而占据更高的地位,但也急需在洪家兴之后培养新的带头人。看到这两点并不是无意义的,暂不展开了。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严纯华、刘忠范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能在单届内当选两位院士,化学学院不可谓不成功;目前化学学院已有9位院士,估计也是全国高校中拥有全职院士最多的学院。加上药学院的王夔先生、张礼和先生和主要在深圳的吴云东先生,北大拥有的中科院化学部院士也稍稍超越了中科院化学所和大连化物所而位居全国第一。仅以院士这个指标而论,以上三个单位应该是毫无疑问地当下国内化学界的排头兵。

  说完好的,来说点忧患。本届院士大会之前,刘元方先生迈入资深行列而失去投票权;在本文撰写前夕,张滂先生以94岁高龄谢世,使得化学学院的院士结构愈发"偏科"。现有非资深院士中,除了担任校长而难以顾及学术研究的周其凤校长以外,包括黄春辉、黎乐民、高松、严纯华四位,均为无机化学徐光宪先生门下,而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化学生物学仍然没有院士坐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尴尬,虽然不能说没有院士就表明这个学科弱,但对于北大而言,无机的一枝独秀却反映出化学学院的学科"瘸腿"。这一点不仅表现在院士队伍上,北大化学长期以来都是物化和无机队伍庞大,刘忠范教授此次当选弥补了物理化学长期无非资深院士的局面;有机与化学生物学虽然人数少,好在几乎个个都是能人;分析化学自高小霞院士之后一直后继乏人,短期内恐怕连能够提名院士的候选人都拿不出来;高分子方面似乎也没有什么突出的成果。北大化学号称化学一级学科下所有的二级学科都是重点学科,但是短板是明显的。诸如赵新生、席振峰等几位当是未来几年学校推荐的重点。

  再多啰嗦一句:化学学院实行院长四年一届,然后必须换人的制度。这个制度很好,但是化院树大根深,百年院庆前张榜全球公开招聘院长,结果还是内部人轮转--这一点也有点尴尬。当然不是说外面的人就一定比内部的人优秀或者能干,但怕的就是化院内部也这么认为的。要知道,当初北大是以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为名申报"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的,可如今,北大理工科几个大学院里,恐怕化院的"千人"是最少的吧?一个学院重视引进年轻学者当然没错,可是对已经有一定建树的海内外知名学者不张开双臂,却难说是好事。我希望是我理解错了。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梅宏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文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信科难得有这么出色的时候。自2001年组建全校最大的学院起,信科就长期笼罩在不安的气氛中;特别是2008年高校一级学科评估,计算机、电子、通信分别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6、4、8,这显然与北大的期待不符。此番一举入选两位院士,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尽管这也是1995年王阳元当选以来暌违16年的难得收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次院士增选之前,在高校任教的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和工程院电子与信息技术工程学部的院士大概有69位,其中有16位是资深院士或外籍院士,有7位在本次院士大会上履行了最后的投票权(包括杨芙清炎院士),有10位能在2013年再投一次(包括王阳元、秦国刚、黄琳院士),此次增选使得北大信科的院士年龄结构一下子跃为高校中的最优(内地高校中1950年及以后出生的信息学科院士只有11位,除了北大的两位外,西安交大也有两位,均为50后,北航、北邮、中南、中山、南邮、国防科大、西电各一位),极大地缓解了院士队伍危机。

  平心而论,梅宏担任院长的4年多来,信科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人才引进、争取项目和国家三大奖方面,都有不小的收获。前文已经说过,本届院士增选具有较强烈的遴选接班人的色彩,就北大信科来说,杨芙清院士最后一次投票和梅宏当选院士,就颇具有交接班的意味,想必这个结果杨院士也很满意吧。

  当然此次当选的两位都是计算机系的,但电子系、微电子系、智能科学系仍然后继乏人。彭练矛教授属于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人,眼看着中科院物理所跟差不多时间(或者更晚)入选百人、杰青的王恩哥、张杰、薛其坤、张泽、沈保根、高鸿钧都已经院士了,彭教授心里可否会为当初离开物理所得罪某大佬而懊恼一阵子?Anyway,院士不仅是学术高低的结果,人缘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而微电子的黄如或者张兴又能否再接再厉,接下王阳元院士(1935年出生)的班呢?而谁又能带领智能系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牌子重新树起来呢?

  生命科学学院--朱玉贤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饶毅的风波算是今年院士增选中最大的插曲,但结果是:并没有阻碍北大生科的教授当选,也没有推动施一公的当选。作为一个外行,看着朱玉贤教授当选,颇觉得有点意外之喜。在生命科学界越来越倾向于把评价标准集中于CNS、影响因子等简单指标时,院士们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标准。

  生命科学是当下高校和科研机构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2005年至今四届增选,每次北大都在此学部有斩获(生命科学学院两位、基础医学院两位、城市与环境学院一位),实在是不小的成绩。但也需要注意,北大当选的赵进东、朱玉贤两位在当下的生命科学领域里都偏冷门领域,当然他们的工作都很重要;但是对北大生科而言,在热门和主要领域还是需要自己的镇山石的。

  另外顺便也要提一句,北大这几年当选的年轻院士多,被人觊觎得也多。例如2005-2009年间北大当选的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院士,除了童坦君年纪较大之外,其余三位分别执掌中科院植物所、水生生物所和天津医科大学,一条腿跨进了别家的门,这对于北大的学科建设必然是有影响的。前面说过,中科院各研究所这几年在院士增选上相对乏力(如果把中科大的几位放入高等学校而不是中科院研究机构的话,2007年是10:17,2009年是13:19,2011年是17:30),那么多研究所嗷嗷地等着院士所长(乃至副院长),纷纷以双聘的形式挖高校年轻院士;如果院士们在政治或者行政级别上有雄心,在本校难以拿到副校长及以上的职位,是很可能动心的。像北大清华这种院士多的高校,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给大山们充分的空间施展抱负,不至于老被人挖墙角,是个大命题。

  顺便说一句:饶毅教授在院士增选名单发布之后又发表一篇博文,表示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缺乏眼光、没有选出最优秀的科学家,造成"逆淘汰"。笔者对于饶教授对中国科技界种种弊端直言不讳向来是赞赏的,此次当选院士中有北大生科的教授,饶院长的表述实在有欠考虑。但饶毅抛给大众、科学界乃至决策层的是一个巨大而深刻的命题,超越了这一点情面上的意义了。当然,笔者仍然从权势争夺的意义上来理解这一场讨论,否则很多现象也是说不通的。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