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关于甲巯丙脯氨酸的不良反应介绍

2023.5.19

  皮肤系统:常见有皮疹,呈斑丘疹和麻疹样皮疹,发生率约为7%~14%,偶见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天疱疮样反应和剥脱性皮炎。造血系统:表现为全血细胞、白细胞、粒细胞减少或缺乏,发生率约0.3%~1%,以后者为常见。曾报道一组发生粒细胞缺乏和白细胞减少共18例,停药后16例恢复正常,2例死亡。肾脏损害:可从蛋白尿至不可逆性肾衰竭,蛋白尿发生率不高于2%,国外报道一组81例患者中,6例发生蛋白尿。味觉丧失:发生率18.7%。表现为味觉扰乱或丧失,有些可自行恢复。循环系统: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约半数患者血压可下降20%,一般在继续用药过程中血压恢复正常。高钾血症:甲巯丙脯氨酸抑制醛固酮分泌,若与保钾利尿药并用或补充钾盐,可发生明显高钾血症。不良反应常见咳嗽、皮疹,呈斑丘疹样,发生率13%~14%。味觉异常或丧失,眩晕、头痛、血压过低和胃肠道紊乱,停药即可恢复。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