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17.1亿美元 |翰森制药又一款ADC创新药成功“借船出海”

2023.12.22

  近日,港股上市创新药企翰森制药公告称,集团全资附属公司上海翰森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与全球制药巨头GSK全资附属公司(简称“被许可人”)订立许可协议,被许可人将获得HS-20093(一款新型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全球独占许可(不含中国市场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根据许可协议条款及条件,此次交易总金额最高将超过17亿美元,再次掀起国内ADC创新药“出海”浪潮。

105659_202312221552171.jpg

  HS-20093是翰森制药研发的一种人源化IgG1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由全人源化的B7-H3单抗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TOPOi)有效载荷共价连接而成,可特异性结合在实体瘤细胞上广泛表达的靶标—B7-H3蛋白。

  这种新型B7-H3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由全人源化的B7-H3单抗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TOPOi)有效载荷共价连接而成,正在中国进行多项用于治疗肺癌、肉瘤、头颈癌及其他实体瘤的一期和二期临床研究。

  根据许可协议并按照其中的条款及条件,许可人将收取1.85亿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就该产品收取最多15.25亿美元的相关事件达成时的里程碑付款。该产品商业化后,被许可人还将就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中国台湾地区以外的全球净销售额支付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翰森半年出海创新药收入27.86亿

  2023年是创新药的出海大年,就在两个月前,翰森制药的另一款B7-H4靶向ADC新药HS-20089的全球独占许可同样授予了GSK,总交易金额高达15.7亿美元。

  据了解,翰森制药是在中国规模最大、增长最快、临床需求缺口巨大的部分治疗领域均排名前列的少数几家研发驱动型中国制药公司之一。目前,公司在中枢神经系统、抗肿瘤、抗感染、糖尿病等四大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此外,公司还关注消化道及心血管治疗领域。

  在这背后,翰森制药的研发开支持续增加。根据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开支为9.29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增至20.6%。上半年,公司创新药收入27.86亿元,同比增长约25.8%,占收入的比例也提升至61.8%。

  随着研发开支的加大,海外授权迎来好消息的同时,翰森制药的创新药收入也在不断增加。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创新药收入27.8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5.8%,占收入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52.3%提升至61.8%,提升了9.5个百分点。

  葛兰素史克重回肿瘤战场

  合计来看,GSK将翰森制药的两款临床阶段ADC收入囊中,首付款共计2.65亿美元,最高总金额达到32.75亿美元,也足见GSK布局ADC领域的决心。

105659_202312221552172.jpg

  实际上,GSK这两年不仅在优势领域错过了新冠疫苗,其2016年重回肿瘤领域后,进展也颇为不顺。其中,PD-1产品Jemperli、PARP抑制剂Zejula均不及预期。另外,其通过加速批准上市的全球首款BCMA靶向药Blenrep也是一款ADC药物,但由于验证性临床试验失败,在2022年12月撤市。所以,GSK或希望在本轮的ADC浪潮中押宝成功,以拉升肿瘤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默沙东也以最高220亿美元的总金额购入了第一三共的3款ADC产品,包括同样靶向B7-H3的DS7300。目前,DS7300的SCLC适应证也处于临床II期阶段。换而言之,HS-20093和DS7300可谓“贴身肉搏”。另一方面,GSK此时买进HS-20093也可见其对翰森产品及ADC平台的认可。

  全球范围内的ADC中,MacroGenics有产品处于临床II/III期。随后,宜联生物、迈威生物、信达生物、映恩生物、明慧医药等一众国内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也均有产品处于临床I/II期阶段。

  另外,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有靶向B7-H3的药物获批。其中,2022年10月,由于临床获益有限,Y-mAbs Therapeutics的B7-H3单抗Omburtamab针对神经母细胞瘤的BLA(生物制品许可申请)未获得美国食药监局(FDA)批准。

   ADC交易持续火爆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国内药企ADC授出交易已超过20起,交易金额已超过350亿美元。翰森制药此次成功“出海”,也延续了今年以来ADC授权交易火爆的趋势。

  翰森制药连续售出在研药物开发权益仅仅是当下ADC火爆现状的缩影。从今年年初巨石生物授出其一款ADC药物多国开发权益以来,在多起ADC授出交易中,中国创新药企再次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的重要力量。

  就在12月初,和铂医药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苏州)有限公司与辉瑞刚刚完成收购的Seagen已就间皮ADC药物HBM9033的全球临床开发及商业化订立许可协议。根据协议,诺纳生物将获得5300万美元预付款和近期付款,及最高达10.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和特许权使用费。

  在ADC重磅交易轮番达成后,一位基金管理人士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国内ADC交易有可能持续,中国药企授权多,一方面是技术表现不错,另一方面,对外授权也是融资的一种方式。”同翰森制药一样,当前,多数国内企业自主研发或引进的ADC产品仍然处于在研状态,需要充沛资金来支撑研发。

  另有券商医药分析师向记者分析称:“这仅仅是中国创新药物出海的开始。展望后续,随着更多临床数据读出以及临床实验推进,企业业绩将加速进入由创新药主导的阶段。”

  太平洋证券也在近期发布观点认为,国产ADC药物的靶点丰富度和在研药物的绝对数量都促成了出海事件的不断高涨,中国药企非常擅长工程改造类的创新,ADC可以改造的空间远大于其他类型的创新药,未来ADC将成为肿瘤治疗的“常规武器”,属于ADC的黄金时代刚刚开始。

翰森制药 界面新闻 长江商报 证券日报 互联网综合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