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天才儿童需要特殊教育吗

2017.5.12

  如何教育天才儿童,似乎到现在仍是一个得不到共识的问题。最近,一部美国的独立电影《天才少女》上映,观众对电影主题的探讨产生了不小的兴趣。

  电影围绕着一个七岁就拥有超常数学天赋的女孩的抚养权展开。由于孩子的母亲自杀早逝,孩子由其舅舅抚养长大。为了避免孩子像母亲一样童年不幸,舅舅坚持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普通人。但是,姥姥却希望孩子能接受最严格的天才儿童教育。只有孩子心里明白,姥姥对她的期待是功利的。

  在教育领域,关于天才儿童的培养模式也存在争议。一方面,有科学研究数据支持天才儿童跳级的做法。科学家在一组跳级天才儿童与未跳级天才儿童的对比实验中发现,在理工领域,跳级的天才儿童获得博士学位或取得ZL的几率,要比未跳级的高出60%。

  可同时,加速教育很有可能会伤害孩子的社交能力,剥夺孩子的童年或创造知识鸿沟。比如,比利时教育部门就与天才儿童的家长们达成共识,不提倡天才儿童“特殊化”。因为天才儿童尽管在某方面超出同龄孩子,但在身心发育上他们仍应遵循儿童生长发育的常规,应该经历童年,拥有童趣和童心。所以融入正常的教育体制比隔离式的天才教育更合理,否则只会让“神童”的童年如孤雁离群,在成长过程中必定出现许多性格和心理问题。

  那么,到底是否存在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可以既不伤害孩子的童年,又不耽误他们的天赋发展?有观点认为,社会并不需要为这些特殊的孩子创新特殊的教育方式,家长只需要在平时把那些给更大的孩子看的学习资料给他们就可以了。

  相较之下,美国的学校则有一套更具体的操作方法。首先挖掘出他们的特长方面,然后根据特长提供比普通班学生更深入、更具有挑战性的课程,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此外,美国的天才教育同样重视激发天才儿童在知识学习之外的其他综合素质的潜能,比如培养独立能力、团队协作、创造力、领导才能等。

  也就是说,针对天才儿童的培养,相对较合理的做法是,在一个正常的学校环境中,用潜移默化的引导来挖掘和培养他们的特长;对有天赋迹象的孩子,尽可能保护,并且适当提供有目标性的补充教育。

  无论何时,他们都拥有属于孩子的身份和权利,他们需要了解自己的天赋,并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而不是别的任何人的。(朱香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7-05-12 第3版 科普)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