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概述小儿流涎症的临床表现

2023.9.21

  1.生理性流涎

  婴幼儿时期流涎的原因很多,有的在出生后2~4个月开始流涎,以后越来越多,特别是在5~6个月时更加显著。这是因为初生时唾液腺还没有发育好,到3~4个月以后发育逐渐成熟,唾液分泌也就逐渐增加,到5~6个月出牙时又刺激了局部的神经,使唾液腺分泌更多,而这时小儿尚不习惯于吞咽唾液,再加上口腔又浅,所以唾液不断往外流,这是正常生理现象。随着年龄增长,这种现象会自行消失,不必治疗。

  (1)食物刺激 小儿生后4~6个月,多数以母乳为主要食物。这一时期的小儿口中没有牙齿,舌短而宽,两颊有较厚的脂肪层,面部肌肉发育良好,颌骨的黏膜增厚凸起,这些结构特点都对吃奶时捉住乳头和协调吸吮动作十分有利,此时唾液腺的功用不大,唾液分泌量少。4~6个月后,单纯母乳喂养已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开始添加辅食,食物对神经、唾液腺的刺激较强,使唾液腺分泌功能增强,唾液明显增多。

  (2)乳牙萌生 乳齿萌生时会对牙龈感觉神经产生机械性刺激,使唾液腺分泌更多唾液,而此时小儿口腔较浅,吞咽反射不灵敏,不能及时将过多的唾液吞下,导致唾液在口腔内不断蓄积而外溢。随着乳牙的萌出,唾液的分泌量会逐渐转为正常,同时牙突也逐渐形成,腭部慢慢增高,口腔底部逐渐加深,能够容纳更多唾液,加之吞咽动作逐渐训练成熟,能够将唾液及时咽下,流涎自然停止。

  2.病理性流涎

  (1)腮腺机械性损伤 有些父母和亲友出于喜爱,经常捏压儿童的面颊部,这种做法容易造成腮腺的机械性损伤,导致唾液的分泌量大大超过正常小儿,从而出现流涎。

  (2)口腔炎症 很多口腔炎症如卡他性口炎、细菌感染性口炎、疱疹病毒引起的口炎等,均可刺激唾液腺分泌旺盛而导致流涎,此时流出的唾液多为黄色或血色,气味臭秽,常伴发热、烦躁不安、拒食等症状。

  3.神经系统疾病

  (1)中枢性神经系统疾病 唾液腺由交感神经和舌咽神经支配,主管它们的神经中枢在丘脑,因此丘脑的各种损伤和病变都可能导致流涎,如一氧化碳(CO)中毒、脑炎等。

  (2)周围性神经系统疾病 面神经麻痹的患儿由于局部神经功能减退或消失,影响到唾液腺的分泌调节能力,也会出现流涎。

  4.先天性疾病

  一些先天性疾病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也常有流涎现象,同时伴有智能低下、反应迟钝、目光呆滞、哭闹无常、舌头伸出口外等症状。这是因为唾液腺由交感、吞咽神经所支配,主管上述神经的中枢神经受损,故而造成流涎。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