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施一公:做中国梦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2014.5.29

120688_201405291201311.jpg

        2008年,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工作。施一公的全职回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界引起震动,《纽约时报》在头版进行专门报道,探求其中原因。

  “其实,我的动机再简单不过:报效生我养我的祖国,这是每个中国人深入骨髓里的使命感与归属感。”施一公这样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人员中有72.83%的人像施一公一样,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做中国梦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是他们的共同心声。

  报国正当其时

  几年来,在施一公带领下,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和医学院科研团队已在《细胞》《自然》《科学》等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20多篇论文,先后有两项成果被美国《科学》“年度十大进展”重点引用。

  国家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和支持力度正在不断加大。除了众所周知的“千人计划”,教育部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科院的“百人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及其他部门和各省区市的人才引进项目,都对留学人员回国给予大力扶持。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感到,在祖国的怀抱里,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

  “我坚定地相信,中国对世界开放,鼓励出国、召唤回国,都是国家前途之所在。”留美人员中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第一人、2003年回国创办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王晓东这样认为。

  圆梦适得其势

  在中国梦的召唤下,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愿意回国工作、为国服务。各地引来一个领军人物后,往往都会带回一个科研团队,产生一批创新成果。2011年7月,海归博士丁列明和他的创业团队经过10年努力和奋斗,成功开发出中国第一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凯美纳,打破了进口药物的长期垄断。

  凯美纳的成功,受益于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也受益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项目资金链断裂,第三期临床试验无力启动。生死关头,是杭州余杭区政府雪中送炭,出资1500万元使试验得以顺利进行。

  “很难想象,如果当初没有选择回国,我们还能取得现在的成绩。”丁列明坦承,如果留在美国,充其量只能完成阶段性的研究,最终把项目转给某个大公司。“我们从心底感恩祖国给了我们更好地实现自己价值的平台和机会。”

  是梦想更是责任

  “即使在中国做着和美国同样的事,在自己的祖国也会开心得多。”施一公说,“回到清华后,我每天早上都很激动,又是新的充实的一天,又可以做很多事情。”

  在众多留学归国人员心中,中国梦不仅仅是一个梦想,更是一种责任。“很多人出国后,会批评国内的各种问题,即便中肯但也于事无补。与其在国外批评、抱怨,不如回国做些具体工作,切实推动国家解决一些问题。”从美国回来的北京大学教授饶毅这样说。

  “在时代责任面前,真正的理想者不能仅仅独善其身。”海归青年张雷这样说。2007年,31岁的张雷从欧洲回国创业,短短几年时间里,他创办的公司已成为全国风机制造领军企业。公司科研团队开发出全球首创低风速智能风机,结束了我国中东部低风速区域无法有效开发风电的历史。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不是一个遥不可期的梦,而我们将是实现这个梦想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这多让人骄傲。”现在已是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的海归博士潘建伟寄语海外留学人员,“如果你真想有一番作为,那就赶紧回来,踏踏实实工作,国内肯定比国外更有空间。”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