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南大徐璎教授《Cell reports》解析夜食综合症基因突变

2014.5.23

banquan4.jpeg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醒着的一天之中,要吃一顿饭或点心的时间是可预见的。但是对于患有一种罕见综合症的人来说,饥饿感会在不必要的时间袭来,中断睡觉并导致暴饮暴食。

  最近,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和复旦大学等处的科学家,发现了一对基因,通常情况下,它们可使饮食表与日常睡眠节律保持同步,但是,当这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时,可能会导致所谓的夜食综合症。在其中一个基因发生突变的小鼠中,饮食模式发生了变化,引起异常的进餐时间和体重增加。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5月22日的《Cell Reports》。

  本文共同通讯作者是南京大学医学院模式动物研究所的徐璎教授。徐璎,女,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62年出生于江苏苏州,1994年赴日留学。1997年获日本琦玉医科大学病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获东京大学医学部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2001-2003年出任日本YS新技术研究所主任研究员,2003-200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部门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回国,现为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教授。先后在Nature、Cell、JBC、PNAS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相关新闻:南京大学发PNAS文章 破解生物钟奥秘。

  本文另一位通讯作者为美国索尔克研究所调节生物学实验室副教授Satchidananda Panda,他表示:“我们真的没想到,我们能够解耦睡眠-觉醒循环和饮食周期,特别是用一个简单的突变。它可能解答未来关于如何调节这些周期的一大堆问题。”

  十多年前,研究人员发现,有遗传性睡眠障碍的人,通常在一个称为PER2的蛋白质上携带一个特殊的突变。这个突变位于蛋白质上可被磷酸化(与一个磷酸化学物质结合,改变蛋白质的功能)的一个区域。人类有三个PER(或周期、基因),所有都被认为在日常生物钟中发挥一定作用,并且它们都含有相同的磷酸化位点。

  徐璎带领的研究小组与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联手合作,检测PER1相应部位的突变是否具有与PER2突变相同的作用,引起睡觉障碍。他们培育了缺乏小鼠周期基因的小鼠模型,并加入磷酸化位点带有突变的人类PER1或PER2。正如预期的那样,携带PER2突变的小鼠具有睡眠缺陷,打盹的时间比平时早。但是PER1突变却不是这样。

  研究人员发现,缺乏PER1的小鼠,它们的睡眠-觉醒周期没有明显的缺陷。相反,当研究人员研究它们的新陈代谢时,却突然发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有PER1磷酸化缺陷的小鼠,比其它小鼠的吃饭时间更早——与它们的睡眠时间重叠,并且在一天当中吃的食物更多。当研究人员观察PER1蛋白质的分子细节时,他们发现,这些突变的PER1可在引起夜间更低的蛋白质水平,白天更高的水平,每当细胞产生该蛋白质时,其降解的速度更快。

  研究人员推测,在正常情况下,PER1和PER2是保持同步的,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磷酸化位点,它们在相同的时间打开和关闭,保持睡眠和饮食周期的均衡。但是如果其中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就可以打破这一环节,并导致非周期的饮食和睡眠。

  Panda指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忽视了夜间进食综合征。小鼠中的这些结果,实际上可能是该综合征的遗传基础。”然而,研究人员还没有测试过,是否具有夜食综合征的人都具有PER1突变。

  当该研究小组限制小鼠获取食物,只提供它们正常小鼠的饭量时,他们发现,即使具有PER1基因突变,小鼠也能保持正常的体重。经过10周的随访,这些携带PER1突变但定时获取食物的小鼠,与正常小鼠没有显著差异。这告诉研究人员,PER1引起的体重增加,完全是由进餐时间差造成的,而不是其他的代谢缺陷。

  接下来,研究人员希望研究PER1究竟如何控制食欲和饮食行为,是否它的分子活动是通过肝脏、脂肪细胞、大脑或其他器官完成的。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