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尿液常规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全)(四)

2021.4.26

4.9 常规尿液检查的临床意义

4.9.1 尿液颜色

尿液颜色生物参考区间为淡黄色或黄色。

近于无色多见于大量饮水、尿崩症、糠尿病、精神性多饮多尿症、肾硬化等,

以上原因均伴多尿。如尿量少颜色反很淡,提示肾功能不良。黄褐色、黄绿色、棕绿色见于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服用大黄、番泻叶(在酸性尿液中)。棕色、棕黑色见于:尿路出血(在酸性尿液中)、尿黑酸尿、黑色素瘤、服用酚、左旋多巴、来苏、甲酚、苯肼等。淡红、粉红、红色、棕色、紫红色见于血尿(肾结核、急性肾炎、泌尿系肿瘤等),血红蛋白尿(严重挤压伤等),卟啉尿(血卟啉病等),服用甜菜等食物染料色素及酚红、酚酞、刚果红、氨基比林、利福平、大黄、番泻叶(在碱性尿液中)等药物。黄色、橙黄色见于饮水少、尿浓缩、发热病、失水及其他代谢增高疾病。食用红萝卜、胡萝卜、核黄素、呋喃口旦  叮等。兰绿色、兰色见于服用美兰、亚甲兰、靛卡红、石炭酸,兰尿布综合征,服用氨苯喋啶(尿呈淡蓝色),小肠阻塞、伤寒、腹膜炎所致肠蠕动障碍及胃病(如胃癌、慢性胃炎)。乳白色见于乳糜尿(丝虫病等)、脓尿(泌尿系化脓感染)、脂肪尿(骨折、糖尿病)、大量盐类(磷酸盐、尿酸盐、碳酸盐尿)。黄色荧光见于服用核黄素、吖啶橙等。

4.9.2 尿液浊度

尿液浊度生物参考区间为清亮。

生理性混浊的主要原因是因含有结晶(由于pH改变或温度改变后形成或析出的)。病理性混浊可因尿液中含有白细胞、红细胞及细菌等所致。尿液中如有粘蛋白、核蛋白也可因pH变化析出产生混浊。淋巴管破裂产生的乳糜尿也可引起混浊。

4.9.3 尿液pH

新鲜随机尿液标本pH生物参考区间为4.6~8.0(平均6.0),多数尿液标本pH为5.5~6.5。

4.9.3.1 生理性变化

尿液pH易受饮食的影响:如进食含蛋白质高的食物过多(如含硫、磷较多的肉类、蛋类等)或饥饿状态等,由尿液排出的酸式磷酸盐和硫酸盐较多,尿液pH减低;而进食过多的蔬菜、水果等含碱性物质较多的食品时,尿液pH增高(pH>6)。此外,进餐后及生理性活动及药物等也影响尿液pH的测定。

4.9.3.2 病理性变化

尿液pH减低(酸性尿)见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热、服用氯化铵等药物时;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痛风、低血钾性碱中毒等;其他如白血病、呼吸性酸中毒。

尿液pH增高(碱性尿)见于:碱中毒;严重呕吐;尿路感染;肾小管性酸中毒。

4.9.4 尿液比重

正常健康成人尿液比重生物参考区间:随机尿为1.003~1.030(一般为1.010~1.025);首次晨尿应>1.020;新生儿:随机尿为1.002~1.004。

4.9.4.1 尿比重增高:表示尿液浓缩,见于急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高热、大量出汗、脱水、心功能不全、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等。

4.9.4.2 尿比重减低:表示肾脏浓缩机能减退,见于尿崩症、慢性肾炎、精神性多饮多尿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及恢复期。

4.9.4.3 尿比重比较固定:尿比重昼夜变化不大,一般固定在1.010左右,呈等张尿,表示肾实质有严重损害。

4.9.5 尿液蛋白

健康人尿液蛋白定性生物参考区间为阴性。

4.9.5.1 生理性蛋白尿或无症状性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指泌尿系统并无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各种体内环境因素对正常机体的影响所导致的尿蛋白含量增多,分为功能性蛋白尿、体位性(直立性)蛋白尿、摄入性蛋白尿、偶然性蛋白尿、老年性蛋白尿和妊娠性蛋白尿。

4.9.5.2 病理性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指泌尿系统因器质性病变,尿内持续出现蛋白而言。导致蛋白尿的原因很多,通常可归纳为以下5种: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和组织性蛋白尿。

4.9.6 尿糖

健康人尿液糖定性生物参考区间为阴性。

4.9.6.1 生理性糖尿

生理性糖尿为一过性糖尿,是暂时性的,排除生理因素后恢复正常。主要见于:饮食性糖尿、应急性糖尿和妊娠性糖尿。

4.9.6.2 病理性糖尿

病理性糖尿见于:真性糖尿、肾性糖尿和其他糖尿。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