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心脏疾病实验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2.11.18

  1.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活性增高常见于心肌梗死、急、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变、心肌炎、心肌梗塞、肾炎、胆管炎、皮肌炎、胰腺炎等病症。减低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临床一般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2.血清肌酸激酶(CK)

  血清CK肌酸激酶主要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疗也具有一定意义。

  (1)生理性增高 ①运动后可导致CK明显增高,且运动越剧烈、时间越长,CK升高越明显;②分娩者和新生儿血清CK活性高于正常值;③一些治疗和诊断措施,如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电休克、放射治疗、心脏按压、心导管检查、泌尿系检查等,可使血清CK活性增高;④男性肌肉容量大,血清CK活性较女性高;⑤口服某些药物,如氯贝丁酯,可使血清CK活性增高。

  (2)病理性增高 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皮肌炎、肌营养不良、心包炎、脑血管意外等。

  (3)降低 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乳酸脱氢酶(LD)

  LD测定常用诊断心肌梗死、肝病和某些恶性肿瘤。

  活性增高主要见于心肌梗死、肝炎、恶性肿瘤、肺梗塞、白血病、溶血性贫血、肾脏疾病、进行性肌萎缩等。

  4.血清肌红蛋白(Mb)

  测定血清中的Mb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从胸痛发作后12小时取血,血清Mb就出现升高,此时CK和AST正常。发病24小时达高峰。心脏外科手术病人血清肌红蛋白升高,可以作为判断心肌损伤程度及愈合情况的一个重要客观指标。增高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骨骼肌和神经肌肉病、肾衰、肌肉注射等。还可见于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损伤、心源性休克、出血性休克、肌营养不良症。

  5.肌钙蛋白I(cTnI)

  cTnI是一个十分敏感和特异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标志物。心肌内cTnI很丰富,心肌损伤后4~6小时释放入血,达到诊断决定值。心肌缺血症状发作后14~36小时到达高峰,高峰时间与血中CK、CK-MB相似。5~10天后恢复到正常参考范围内。在7天后,cTnI诊断AMI的敏感性超过LD1/LD2。

  6.氨基末端脑钠尿肽(NT-proBNP)

  血清(浆)BNP及NT-proBNP水平是预测心力衰竭发生危险性及诊断心力衰竭的单个较佳的标志物。可用于急性状态下对那些心力衰竭体征和症状不典型患者或非急性情况下对那些有疑似心力衰竭体征和症状的患者进行心力衰竭排除或确认。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时,血中BNP及NT-proBNP水平增加;当心力衰竭通过治疗得到控制时,血中BNP及NT-proBNP水平下降。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