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血小板功能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2019.8.22

   血小板功能检测临床范围

 

1:血栓疾病预防、治疗及中老年患者常规检测;

2:完善凝血功能检测(外科术前、产前等);

3:血小板功能疾病的诊断;

4:成份输血质量管理;

5:中老年健康体检血栓风险筛查;

6:肿瘤转移及炎症反应等方面研究。

 

 

    血小板功能检测在脑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A、现有脑卒中诊断及治疗的不足分析:

 

1)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影像指标检测(CT、MRI等)。

 

    不足:对病灶形成明显,已造成一定程度损伤出现典型症状的较易诊断。对早期不明显的病灶、不明显患者症状较难诊断,确诊所需时间较长,滞后于血栓危害的实际发生,并需要依赖昂贵的设备和专业人员。

 

2)治疗:需要等待明确诊断后方可采取有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措施,以往主要按照标准化或依据医生经验应用。

 

    不足:不能尽早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往往耽误早期控制病情发展的时机;一般常用的各种抗血小板药物分别针对血小板不同受体发挥作用,且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差异较大。因此,现有标准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并没有考虑所选用药物的品种、剂量是否符合患者实际需要,难免出现用药不恰当或毒副作用,甚至救治失败等现象。

 

 

B、血小板功能检测在卒中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1)可在卒中病灶或症状未明显前作出预警或提示,尤其可以早于CT、MRI等诊断提示血栓或出血倾向,为控制及治疗争得宝贵的时间;

 

2)为正确的治疗措施提供必要指导;

 

3)有效监控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疗效,可提高治疗疗效;

 

4)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容易普及应用、费用较低等。

 

 

C、血小板功能检测在缺血性脑卒中诊疗中的应用方案

 

1)急诊:对急性卒中怀疑患者应立即实施血小板功能检测。早期缺血性卒中多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参数均偏高(MAR≥70%以上),提示缺血风险高;仅仅个别参数偏高(MAR≥70%)也可能引起血栓发生;而多项检测结果均偏低(MAR≤40%)具有较高出血风险。

 

2)一般门诊:对于中老年门诊患者,尤其是按照现有血栓风险评分≥1分的患者都应推荐血小板功能检测;对于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应通过血小板功能检测评价所用抗血小板药品种、剂量是否恰当;对于已有血管狭窄、病变、血小板功能增高、凝血功能指标血栓倾向患者应考虑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降低血栓风险,并通过检测确认措施有效。

 

3)治疗中的应用: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用药以及调整用药24小时后应检测评价用药效果;对于需要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应建议每3个月复检一次。应用IIb/IIIa抑制剂类药物等需要根据药物说明书进行血小板功能监控,对于特殊患者也需视病情安排血小板功能检测监控。

 

4) 应用注意事项:

①对于所有存在血栓风险患者,包括已发生血栓患者都应推荐每2-3月进行一次血小板、凝血功能检测。

 

②血小板功能检测不得少于2项,还应同步进行凝血功能及血常规检测,判断是否具有血栓或出血风险应根据这些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判断。在临床卒中诊断中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应结合临床症状及其它检测指标。

 

③血小板功能水平、凝血功能水平一般在缺血性卒中发生前表现较高水平,但随着病情发展血小板功能、凝血因子在发病后期不一定维持高水平。

 

 

    血小板功能检测在心梗诊疗中的应用

 

A、现有的诊断治疗措施不足分析

 

1)现有诊断不足:现有心梗诊断的标准:1)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2)心电图的动态演变;3)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动态演变:心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TnI/TNT)、肌红蛋白(Myo/Mb)等,其中两项指标符合即可确诊。这些指标均是在已造成明显心肌损伤的情况下才可检测出有意义的变化,因此无法在心梗未形成明显病灶前或造成严重损伤前确诊,往往错失早期救治或控制的机会。

 

2)现有治疗措施的不足:抗血小板药物是心梗治疗的主要措施。现有治疗中抗血小板药物主要还是采用标准剂量或根据医师经验,而不是依据患者实际需要,因此难免出现用药不恰当或毒副作用,甚至由此导致救治失败。

 

 

B、血小板功能检测在心梗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

 

1)血小板功能指标可在血栓前状态及血栓形成早期显著增高,具有较高的预警和早期诊断价值,是现有检测指标中唯一可以在心梗发生前和病灶不明显时就可以预警和提示的指标,可以用于血栓前状态预警及早期诊断。

 

2)可准确评价抗血小板药物疗效,有效指导临床正确选用抗血小板药物。

 

 

C、血小板功能检测在心梗诊治中的应用

 

1)急诊:对怀疑急性心梗患者以及中老年急诊患者,都应在现有诊断措施的同时立即实施血小板功能检测及凝血功能检测。

意义:可帮助发现血栓前状态患者,筛查出症状或病灶不明显的早期心梗或其它血栓潜在风险患者。

 

2)一般门诊:中老年心梗患者中部分症状往往不典型,非典型胸痛多、并发症或合并症较多,若不细心常会发生误诊漏诊。因此35岁以上门诊患者均应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及凝血功能检测,根据检测评价血栓风险并考虑推荐相应处置措施。对增加或调整抗血小板药物患者,一般应在用药24小时后复查确认抗血小板药应用是否恰当有效;对于血栓风险较轻患者可以考虑抗血小板药物从稍低剂量开始,一些中药单药及复合成药也具有抗血小板功能,在用药及检测时均应考虑。对于大剂量或应用强抗血小板药物,应增加检测次数或根据所用药品说明书进行检测监控。

 

1)心梗确诊后治疗:血小板功能检测是重要的监控指标。入院必检测、改变用药24小时需要再次检测确认疗效;治疗结束(出院前)应再次检测确认。

 

2)对于血栓风险患者,建议最少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检测。

 

3)血小板功能检测不得少于2项;还应同步进行凝血功能及血常规检测,应根据这些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判断是否具有血栓或出血风险;在临床心梗诊断中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应结合临床症状及其它检测指标;还应注意中药等其它药物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血小板功能检测在血栓风险预防(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A、现有血栓风险预防措施及不足:

 

1) 预警指标缺乏合理性:现有血栓风险预测主要依据被检者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否过往发生血栓疾病等指标为依据。这些指标不是血栓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其预测价值有限,预测准确率极低。血栓预警筛查指标增加血小板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测可有效预警血栓风险。

 

2)预防措施不足:现有血栓预防主要措施是按照标准化(品种、剂量)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为血栓预防的主要措施。由于这一措施完全忽略患者的个体差异,预防效果有限,根据权威试验报告仅仅可以减少20-25%血栓发生,远远低于对高血压、糖尿病的控制水平。

 

 

B、血小板功能检测在血栓预防(健康体检)中的意义

 

1)可以有效提示血栓前状态或预警血栓风险。

 

2)可以指导正确预防性用药措施,提高预防有效性并可减少毒副作用。

 

3)定期血小板功能检测不仅可以提示血栓性疾病风险,为预防控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还可有助于发现一些症状不明显的非典型血栓性疾病。

 

 

C、血小板功能检测在血栓预防(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高血栓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以如下方式检测为主的血栓风险专项健康体检。

 

1)最少每三个月应进行一次血小板功能检测(2-4项),在怀疑血栓风险时应增加检测。

 

2)每次血小板功能检测均应同时进行凝血四项检测(PT、FIB、APTT、TT),全面评价真实的血栓或出血风险。

 

3)预防用药应根据检测结果做必要调整,凡初始或调整抗血小板用药(包含具有相应功效的中成药),应在用药后24小时后复检确认用药是否有效。预防用药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用药和剂量。

 

    对于存在血栓风险者除定期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及必要的采取或调整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外,还应坚持执行其它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保持平和的情绪、保证足够休息、作息规律等措施,方可以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