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概述注射用利培酮微球的药代动力学

2023.8.04

  利培酮经CYP 2D6酶代谢为与利培酮具有相似药理学活性的9-羟利培酮。利培酮加9-羟利培酮构成了活性抗精神病成份。利培酮的另外一条代谢途径为N-脱烷基作用。

  注射本品之后,利培酮的一般特性:

  单次肌肉注射本品后,药物的释放特点是:先出现一个小的初始释放(<1%的剂量),随后是一个为期3周的迟滞期。注射后,药物的主要释放始于3周以后,持续至第4-6周,第7周消退。因此,需要在注射本品后的最初3周补充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见给药方法)。

  根据药物的释放特点确定具体的给药方法,则可以维持有效的血浆治疗浓度。末次注射本品后,血浆浓度可以维持于治疗水平达4-6周。末次注射后大约7-8周,消除相结束。

  本品中的利培酮可被完全吸收。

  利培酮分布迅速,分布容积为1-2 L/kg。在血浆中,利培酮与白蛋白和α1-酸糖蛋白结合。利培酮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活性代谢产物9-羟利培酮为77%。

  在CYP 2D6的快代谢者中,抗精神病活性成份和利培酮的清除率分别为5.0 L/h和13.7 L/h,而慢代谢者的清除率分别为3.2 L/h和3.3 L/h。

  若每2周重复注射一次25 mg或50 mg的本品,则活性抗精神病成份的谷浓度和峰浓度的中位数分别波动于9.9-19.2 ng/mL和17.9-45.5 ng/mL之间。在25  -50 mg的剂量范围内,若每2周注射一次,则利培酮的药代动力学呈线性。在每2周注射25  -50 mg的长期用药患者中,未见利培酮的蓄积现象。

  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相互作用

  在任何考察疗效和安全性的III期试验中,通过分析各次访谈评估,均未能发现抗精神病活性成份的血浆浓度与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总分和ESRS(锥体外系症状评定量表)评分变化之间存在关联。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