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改良 Park 法重睑成形术诊疗分析

2022.2.12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择46名接受此方法行切开重睑术的患者,其中女性 43 名,男性 3 名,年龄 18~38 岁,均为首次行重睑术。其中合并内眦赘皮的 25 例,单睑 19 例,重睑形态不良 27 例。

所有患者均无眼部疾病,无心理精神障碍,并排除其他不适合手术的因素,如有出血倾向的疾病,以及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活动性和进行性疾病等。所有患者均术后随访,随访时间 1~12 个月。


手术方法


术前设计  患者取平卧位,根据患者要求及美学标准进行重睑线设计,一般重睑线高度为6.5-8mm,去皮量根据皮肤松弛程度及皮肤弹性而定。合并内眦赘皮者,同期行倒 L 形法内眦赘皮矫正术。


术中操作  常规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采取 25G 钝针穿刺注射,推注过程不宜粗暴以减少术区淤青的可能性,单侧麻醉注射量一般不超过 0.6ml,且双侧注射量要一致,以免术区过度肿胀影响术中双侧重睑对称性的判断。沿切口设计线用 11 号刀片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去除术前设计的松弛多余的皮肤,用精细剪去除切口处暴露的的眼轮匝肌约 1mm,暴露睑板前筋膜组织。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血管网,如有出血,小功率电凝止血,尽量不要使局部组织碳化或形成黑痂,影响术后恢复。沿着切口线用 7-0 尼龙线将切口下唇的眼轮匝肌和与其相对应的睑板前筋膜缝合固定,一般固定 5 针左右,可根据睑裂长短适当增加或减少缝合针数。上眼睑组织较肥厚者,在行瞳孔正上方固定时,可钩挂少量睑板,增加重睑的牢固性,防止术后重睑线变浅或消失。8-0 尼龙线间断缝合皮肤,尽量对齐、对平上下唇皮肤,避免切缘内卷。缝合要相对密集以减少皮肤张力和睁眼闭眼带来的牵拉,减轻切口瘢痕。


为防止由于重力因素导致的术后重睑不对称,可让患者坐起,观察坐立位双侧重睑的形态和高度,调整至满意为止。若患者有上睑臃肿,可适当去除眶隔内自然疝出的脂肪和眉下脂肪垫。若患者上睑有轻度的凹陷,则将眶隔打开,释放脂肪填补凹陷,防止术后水肿形成粘连,影响重睑线成形。


术后处理  切口涂少量的红霉素眼膏,无菌纱布覆盖。术后前三天进行间断冰敷,术后第一天换药并拆除纱布,第六天拆线,拆线前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条件允许的患者,术后可以接受红光照射,帮助消肿和愈合。有研究发现红光照射可促进皮肤组织细胞增生,尤其是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表皮细胞增生,从而加速伤口愈合,并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1644654605462516.jpg

研究结果


在 1~12 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没有患者出现感染、血肿等并发症,切口均Ⅰ期愈合,切口线没有凹陷性瘢痕,且瘢痕不明显。没有患者出现明显的术后双侧重睑形态不对称,及切口下唇肿胀。有 4 例患者 5 侧上睑出现重睑线变浅,重新进行部分切开固定;2 例患者 2 侧上睑出现重睑线较短,于眼尾行小切口切开固定;再次处理后患者均对效果表示满意。典型病例见图 1。


讨论分析


Park 等人提出了轮匝肌—上睑提肌固定技术,虽然解决了上述传统切开睑板固定法重睑手术的问题,但是术中需要准确切开眶隔,暴露提肌腱膜和腱膜前脂肪组织,经验欠缺的医师在操作时容易误切提肌腱膜,导致上睑下垂;并且,由于提肌腱膜本身比较薄,随着时间推移,重睑的牵拉,可能会导致内固定松弛,手术后复发;包埋在上睑提肌深面的内固定线结肉芽增生容易造成对结膜的刺激,这也是潜在的手术风险。


正常人的自然重睑,睑板前有一定的丰满度,重睑线正下方凹陷不明显,闭眼时上眼睑没有台阶感。本文中采用改良 Park 法重睑成形术,去除的眼轮匝肌一般 1-2mm 即可,切缘整齐,这样缝合后凹陷性瘢痕形成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术中较多的保留了睑板前组织,只有在上眼睑臃肿明显不利于形成重睑时才去除部分睑板前组织,这样减少了上睑毛细血管网、静脉回流系统及淋巴管丛破坏,术后肿胀较轻,恢复时间快。


为防止内固定线结刺激形成皮下结节,在剪断内固定缝合线时,要尽量不留线头,并且包埋在皮下组织里。另外,在手术过程中,操作要轻柔,避免出血过多影响手术视野,及操作失误组织去除量过多影响术后恢复和重睑线形态。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