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患儿气管切开取出异物麻醉管理

2022.1.08

患儿,女,2岁9个月,11kg。入院前24h有金属链误吸史,当时呼吸困难,面色发绀,持续时间约1min,有喘息。胸部X线片示气管隆突、右支气管见不规则异物影(图1)。9h前在外院全麻下行气管镜手术,异物未取出,术中情况不详,转入我院。

 

入院查体:意识清楚,口唇尚红润,呼吸急促,RR35次/分,安静时吸气三凹征明显,未触及皮下气肿,双肺呼吸音减弱,右中、下肺呼吸音减弱更明显,可闻及喘鸣音;HR130次/分,律齐,无杂音,MAP43mmHg。胸部CT示气管、右支气管异物。生化检查、凝血检查正常。血常规:WBC13.12×109/L,NEUT9.17×109/L(69.8%)。

 

术前讨论:手术方案分三步,先尝试气管镜取出,伤害最小;如气管镜取不出,立即气管切开取异物;如仍取不出,胸外科开胸,开放气管及左支气管直视下取异物。对应麻醉方案,选择全身麻醉,首先经气管镜侧孔行机械通气;如气管切开,经气管镜侧孔行较高频率、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如开胸取异物,麻醉经气管切开口插入小号气管插管至左支气管,行左侧单肺通气。

 

患儿入手术室后,HR145次/分,BP90/50mmHg,RR35次/分,SpO2 93%。麻醉诱导:阿托品0.1mg、瑞芬太尼10μg、丙泊酚30mg、罗库溴铵1.5mg,面罩加压吸氧3min,此时患儿呼吸道压力稍高,但通气良好,双侧胸廓起伏均匀,SpO2 100%,体内氧储备充分后,1min内完成上开口器,下支气管镜,口咽部及气管镜表面预先2%利多卡因喷洒。

 

麻醉维持: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150μg/h、丙泊酚80mg/h,经气管镜侧孔行机械通气,RR25次/分,VT150ml,必要时行手控呼吸。夹取异物前静推罗库溴铵1.5mg。因异物嵌入气道组织,多次尝试取出均失败,15min后决定气管切开取异物。行气管切开术时,瑞芬太尼200μg/h、丙泊酚120mg/h。

 

气道开放后由于气管镜头端位于气管切开口口咽侧,大部分氧气通过气管切口丢失,造成患儿通气不足。逐调整通气参数,VT增至250~300ml/min,RR增至40~50次/分,使部分氧气得以进入气管切开口隆突侧。钳夹异物时,给予罗库溴铵1.5mg,并尽量减少手术操作导致的气道扭曲。气管切开后至异物完全取出历时约10min,期间HR130~140次/分,MAP42~50mmHg,SpO2 75%~85%。异物取出后立即经口气管插管,气管插管位于气管切开口隆突侧,VT120ml/min,RR30次/分,PETCO2 55mmHg,SpO2 82%,双肺呼吸音均匀,少量啰音,无喘鸣音。10min后,PETCO2 40mmHg,SpO2 100%,再次行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气管黏膜有损伤出血,轻度水肿,炎性分泌物,无异物残留。为防止口咽及气管黏膜水肿加重,术后通气困难,经气管切开口置入导管,维持机械通气,转ICU。

 

患儿12h后恢复自主呼吸,吸空气SpO295%,术后24h支气管镜检查无口咽部水肿,气管黏膜水肿减轻,拔除导管,缝合切口。术后5d患儿出院,1个月随访无相关并发症。

 

讨论

 

气管异物取出术时手术操作和麻醉管理共用同一气道,麻醉管理困难。患儿咽喉部迷走神经丰富,呼吸、循环代偿能力较差,对缺氧的耐受性差,浅麻醉下置入气管镜极易发生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屏气、呼吸暂停,甚至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脏骤停,因此支气管镜下取异物要求充分的镇静、适当的镇痛和肌松,使患儿较好耐受支气管镜的刺激,防止不良反应发生。本例患儿异物为金属带尖链状物,体积较大(图2),且多处尖端刺入气道黏膜,在支气管镜下无法取出,考虑气管切开或开胸下取出。

 

气管切开取异物麻醉管理难点在于气道开放后,寻找取出异物时间段内呼吸道的管理。此段时间内气管镜头端位于气管切开口口咽侧,机械通气大部分氧气通过切口丢失,造成患儿通气不足,难以维持SpO2正常。

 

气管切开异物取出术麻醉有多种方法:(1)局麻+气管表面麻醉,适合能与医师较好配合的成年患者或大龄患儿;(2)维持自主呼吸全麻+气管表面麻醉,缺点是麻醉深度较浅,手术操作刺激气道易导致迷走神经反射,出现支气管痉挛和循环改变,适合操作对气道刺激小的手术;(3)深麻醉下体内充分储氧,短时间内(<5min)缺氧操作,取出异物后快速恢复通气,但本例患儿异物取出困难,反复操作加重气道损伤,不适合此种方法;(4)深麻醉下经气管切开口置入喷射通气导管行喷射通气,缺点是需要在总气道置入喷射通气导管,影响手术操作,本例患儿气道窄,且气道黏膜有损伤水肿,不适合此种方法;(5)深麻醉下经气管镜侧孔行较高频率、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向气切口隆突端喷射氧气,手术操作尽量减少气道扭曲,使部分氧气得以进入气道,完成氧气供应。

 

本例患儿采用第五种方法,气管切开后至异物完全取出历时约10min,期间循环稳定,SpO2虽降至75%~85%,但无持续性下降,无气道痉挛,无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此法虽可维持SpO2基本正常,但患儿二氧化碳排出困难,长时间手术造成二氧化碳蓄积,异物取出后,立即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虽有二氧化碳蓄积,但经适当过度通气,PETCO2降至35mmHg。该患儿手术操作可造成气管、右支气管破口,导致颈胸部皮下气肿、气胸的发生,影响通气。严重气胸可导致纵隔摆动,流出道扭曲,麻醉科医师应密切观察,一经确诊应立即行胸腔穿刺抽气减压,胸腔闭式引流,改善呼吸循环功能。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