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超声诊断输液港头端血栓形成病例报告

2022.2.11

1.病例简介

 

女,11岁,2015年8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系,中危),9月行超声引导下Seldinger穿刺右锁骨下静脉植入7.0F巴德植入式输液港,硅胶管。术后X线定位示输液港末端位于T8胸椎水平,并行中国儿童肿瘤临床多中心协作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5方案(CCCG-ALL-2015方案)治疗。患儿因行第5次化疗及右侧胸壁疼痛再次入院。化疗前行常规超声检查提示输液港头端血栓形成,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2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示输液港头端血栓基本消失(图1)

 

1644570267453122.png

图1女,11岁。右心房内可见输液港回声漂浮,部分心动周期其头端随血流邻近三尖瓣口,头端明显增厚,回声不均匀增强,宽约0.9 cm,输液港头端增粗(箭),提示血栓形成(A);1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右心房内可见输液港头端随血流邻近三尖瓣口,输液港头端增厚、不光滑(箭),边缘见稍强回声附着,其中一个大小约0.7 cm×0.4 cm,不排除血栓样赘生物形成(B);2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右心房内输液港头端邻近三尖瓣口,输液港头端稍增粗、欠光滑(箭),宽约0.5 cm,与前两次检查比较,血栓变小(C);1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输液港头端稍增粗、欠光滑(箭),宽约0.3 cm(D);2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输液港头端邻近三尖瓣口,输液港头端未见增粗(箭,E)

 

2.讨论

 

与PICC管相比,输液港位置相对固定、可长期留置体内,目前已成为需要长期间断静脉给药治疗患者的首选。输液港血栓比较常见,但仅发生于头端的输液港血栓比较罕见,其发生率约为3.5%。输液港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较多,使用PU管、导管直径≥8.5F更易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和血栓栓塞。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Seldinger)、盲穿、外周静脉手术切开3种置管方式各有优缺点,其中Seldinger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后两者。

 

本例患儿采用巴德7.0F型硅胶管,经超声引导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置管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导管材质和管径、置管方式导致输液港血栓的形成。输液港植入后出现并发症与其投入使用早晚无明显相关,并不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但本例患儿输液港植入后因出现手术部位及植入侧胸背部疼痛明显而推迟3d使用,血栓形成与此是否相关尚待更多研究证实。高速血流冲击和湍流是血栓形成的常见原因,若输液管导管头端位置不在上腔静脉下1/3至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其血栓形成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本例患儿头端血栓形成前的2个化疗周期,超声心动图提示输液港头端位置过深,位于右心房腔邻近三尖瓣口;上肢血管超声检查提示导管其余部位未见血栓,且患儿未出现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导管功能障碍及心律失常等表现,推测本例患儿的导管植入位置过深,头端受三尖瓣口血流反复冲击是其头端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临床仅发生于头端的输液港血栓比较少见。一旦血栓形成,若未能及时诊断并对症治疗,血栓脱落极易引起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常规超声检查能准确探查输液港血栓形成,还可以动态监测血栓变化。本例超声报道输液港头端血栓及总结血栓形成的原因,以提高临床与超声医师的相关认识,为输液港血栓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信息。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