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病例分析:51岁女性,精神分裂症恶化,如何治疗?

2022.2.25

患者A女士,51岁,罹患精神分裂症多年,多次入院治疗,目前在监护下居住,口服氟哌啶醇10mg bid,病情平稳。近期,患者出现激越,威胁室友并向其叫喊,拒绝继续服用氟哌啶醇及复诊,被强制收入院。


治疗初期疗效欠佳


入院后,患者极少离开病房;即便走出病房,也常常坐在椅子里自语,偶尔大叫或哭泣,看上去相当痛苦。患者拒绝与医疗团队沟通,查房时躺在床上不说话。病例显示,患者既往用药包括氯丙嗪、氟奋乃静、氟哌啶醇、帕利哌酮、齐拉西酮及喹硫平。考虑到患者既往对氟哌啶醇应答较好,遂重新启动氟哌啶醇治疗,剂量同院外。


第二周,患者与护士及工作人员的交流稍有改善,能表达自己的需求。然而,谈话仍极为简短,且主要围绕其需求;自语、大叫及哭泣较前减少,但仍间断出现。两周后,患者对治疗仍不合作,拒绝讨论治疗及出院计划,长时间呆在床上。


总体而言,抗精神病药可减少大约70%的精神病性症状,但个体差异相当显著。对于单药治疗不理想的患者,联用抗精神病药不一定更好地改善疗效,反而会显著升高不良反应风险,包括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认知损害及锥体外系反应。含有氯氮平的联用方案属于例外:有研究显示,对于部分患者,氯氮平联合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疗效优于单用氯氮平。


患者既往反复入院治疗,曾使用多种抗精神病药,当前氟哌啶醇疗效有限,治疗团队曾考虑换用氯氮平。然而,患者对治疗不合作,无法接受也很可能无法耐受频繁的血常规检查。鉴于患者阴性和/或抑郁症状也较为突出,联用抗抑郁药也可以考虑。有研究显示,在抗精神病药尤其是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的基础上联用抗抑郁药,可以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带来轻度获益,且不良反应风险较低。然而,患者拒绝了这一方案。


换用长效针剂,疗效仍不显著


相比于口服剂型,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可同时改善依从性及降低再入院率。患者既往曾使用过氟哌啶醇癸酸酯200mg/2周,疗效尚可,氟哌啶醇血药浓度为16.2 ng/mL。遂联用氟哌啶醇癸酸酯100mg/2周,并逐渐将口服氟哌啶醇全部替换为长效针剂。另外,治疗团队试图探讨患者当前症状背后的心理原因。他们注意到,患者的日常需求在病房里能够得到满足,并感觉很安全,因此害怕出院可能是患者不愿配合治疗的原因。然而,由于患者沟通受限,验证上述猜测很有难度。


即便如此,患者病情改善仍不明显,包括排斥医疗团队,不愿参与有意义的交谈。回顾病历,患者此前的治疗从未如此困难,平均住院数周后即出院,总体上可以与治疗团队沟通,参与谈话,讨论出院的愿望。


治疗关键——雌激素


治疗团队开始考虑,是否有其他因素造成了患者的现状。他们提出,患者正处于围绝经期,激素波动可能与其症状有关。入院近2个月来,患者尽管能够向护士提出基本需求,但从未要过女性卫生用品;此外,患者还间断出现潮红及出汗,但并无虚弱无力的表现,也没有其他感染的体征及症状。


证据显示,雌激素可影响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及严重度。众所周知,精神分裂症在女性中相对少见,起病较晚,且程度较轻。与男性不同,女性精神分裂症在45-50岁之前有另一个发病高峰,这一阶段也与绝经期及雌激素水平的下降相对应。单个月经周期内,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也常随着雌激素水平的变化而波动,激素水平低时症状较重,水平高时症状改善。总体而言,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似乎低于对照,但这一现象也可能与抗精神病药治疗有关。


雌激素可影响诸多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脑区的功能,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产生行为学效应。例如,雌激素可直接影响胞内信号传导,并改变基因表达。尽管雌激素通常主要被视为与生殖功能有关,但雌激素受体遍布皮质及皮质下脑区,如海马、黑质、前额叶皮质等。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部分脑区的雌激素受体表达异于常人。此外,雌激素还可增强神经再生及神经可塑性,在学习及记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与精神科相关的是,雌激素可直接影响多巴胺及5-HT系统;动物模型中,雌激素可改善由多巴胺激动剂所诱导的行为改变,并改善精神分裂症样症状。


鉴于雌激素的潜在保护效应,研究者也开始探讨联用雌激素针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研究显示,雌激素有助于改善症状,问题在于可能升高乳腺及子宫癌症的发病风险。目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也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这些药物同时具有激动及拮抗效应,针对不同组织的效应也有所不同。


例如,雷洛昔芬在一些组织中可激动雌激素受体,在子宫及乳腺则发挥拮抗作用,进而有助于降低有害风险。多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在抗精神病药的基础上联用雷洛昔芬,有助于改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包括难治性患者。


启动雷洛昔芬治疗


治疗团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以改善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针对轻到中度潮热,应首选非药物干预;鉴于患者的潮热往往出现于夜间,医疗团队遂给予轻质睡衣,并将其搬到最凉爽的病房。上述措施果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医疗团队请内分泌科会诊,讨论雷洛昔芬的使用问题:该药获得FDA批准,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及预防浸润性乳腺癌。


雷洛昔芬在乳腺及子宫组织均为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故不升高相关器官的癌症风险,心血管事件风险也与安慰剂相仿,甚至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降低血压及低密度脂蛋白等。然而,该药可升高静脉栓塞风险,包括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以及致死性卒中。总体而言,上述不良事件的风险很低,如致死性卒中风险的升高幅度为0.7/1000名女性·年,伤害需治数(NNH)为250,静脉栓塞风险的升高幅度为1.88/1000名女性·年,NNH为158。然而,存在上述事件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不适合使用雷洛昔芬。


尽管存在上述风险,但由于其他获益,使用雷洛昔芬者的死亡率较对照仍低10%。此外,雷洛昔芬也可导致潮热、肌肉痉挛及流感样症状等。


对于<45岁的女性,若怀疑绝经,一般推荐进行激素检测。患者的血管舒缩症状及至少2个月无月经周期可诊断围绝经期,但诊断绝经则需要至少12个月的停经。


雷洛昔芬显奇效


经评估,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较低,使用雷洛昔芬的收益高于风险,故开始使用该药60mg/d。


随后2周,疗效开始显现:患者与他人互动增加,可以在多个场合下在桌子旁与病友交谈;开始翻阅时尚杂志,甚至与工作人员及病友就内容展开讨论;首次参加团体治疗,并开始探讨出院事宜;偶尔微笑,向治疗团队挥手致意,查房时尽管仍有受限,但总体表现更主动。


病情持续改善一段时间后,患者转院至当地医疗机构继续治疗,并计划出院。


哪些患者可使用雷洛昔芬?


对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向绝经期的转变属于高危时期,而雷洛昔芬等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或有助于改善症状。然而,用药前须谨慎评估治疗的潜在获益及风险,尤其是血栓栓塞。


若患者满足以下条件,可考虑雷洛昔芬增效治疗:


1. 围绝经期或绝经期女性;


2. 诊断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障碍;


3. 对当前抗精神病药治疗应答不佳;


4. 既往无静脉血栓栓塞病史;


5. 无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其他卒中高危因素;


6. 不吸烟或吸烟量极小。


信源:Megan Riddle, Jonathan Buchholz. Decompensation in a 51-year-old woman with schizophrenia. Current Psychiatry. 2018 March;17(3):47-52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